要玩FF的無反,就要直接挑戰Sony的機身大小,然後性能要更強,
才有足夠吸引力,
但做出來之後,Sony沒打到,可能先打到自家DSLR產品線。
那如果只是把FF裝進低階無反機身,鏡頭是要靠轉接環接EF鏡?
還是針對這個低階機身再搞一套EF-M接環的低階全幅鏡?
好像怎樣都不太對。

加上目前EOS-M也尚未成大器,鏡頭等等都還沒出齊,
我覺得Canon暫時還是會把全幅留在DSLR吧...
無反配APS-C在體積重量上可能尚有優勢,至少是個區隔點,
未來加強EOS-M的產品位階,性能再強都沒關係,
只要片幅不一樣,在Canon自家產線上就有區隔。

不這樣怎麼繼續擠牙膏呢...

話說回來,Nikon在無反這塊市場更無作為,
說不定Sony之後下一個玩FF無反的,反而會是Nikon...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u865 wrote:
你這話也說得太難聽了吧?!
什麼叫"四顆芭樂鏡"
你好像弄錯芭樂鏡的意思了...
芭樂指的是大眾化取向的鏡頭 (焦段、價位)
EOSM目前的鏡頭群確實都是芭樂鏡
便宜,畫質不錯,投大多數消費者所好

像F、S去發展高階鏡頭
雖然畫質(或規格)更好、但價格高出一大截
就不是大部份消費者願意買單的

在Canon DSLR市場沒有明顯衰退的情況下,EOSM是不會推出中高階產品的
現階段的EOSM系統對Canon來說,只是拿來擾亂MILC市場的工具
它的任務是牽制其他廠商在MILC獲得過大的市場分額與獲利
這樣對Canon未來必須將主力轉入MILC市場時,才不用面對壓倒性領先的對手
(就像現在沒有廠商能在DSLR市場挑戰CN一樣)
其實機身不是重點; 鏡頭才是.

依照Canon的作風, 在認真考慮把MILC當成主力之前, 都不會有像Fuji那些為MILC量身定做的f/1.2, f/1.4的定焦小鏡頭.

因為既然消費者選擇MILC, 體積必然是考慮之一,

轉接35L/50L/85L都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多墊出來的法蘭距會讓選擇MILC的優點全都還回去.

而Fuji要是出FF MILC, 則幾乎肯定會出f/1.2, f/1.4的定焦鏡頭做為主力, 高下立判.

不管是哪一家要出FF MILC, 鏡頭全部都得重出. 所以除了SONY之外, 其他家都還在同一個起跑點上.


zakkwang wrote:
你好像弄錯芭樂鏡的意思了...
芭樂指的是大眾化取向的鏡頭 (焦段、價位)
EOSM目前的鏡頭群確實都是芭樂鏡
便宜,畫質不錯,投大多數消費者所好


我覺得
未來這兩條線
會平行進行

舉個例子
M系列出了FF片幅
售價應該會落在5W出頭
那時候的6D可能已經出到6D2或6D3
無反FF性能大概跟6D初代差不多
那樣市場就區隔開了
而鏡頭雖然有轉接可用
但是看SONY的轉接
效果是乎叫好不叫座
原生鏡還是比較吃香
(SONY FE接環鏡頭群愈來愈堅強)
但也不可否認
EF跟M雖然目前是互相扶持
但未來還是此消彼漲的競爭關係
也許不久將來
反光鏡只能在攝影史的課本中用圖片介紹了
我個人也很希望CANON能出無反光鏡的FF
不過我想在對焦速度跟成本還沒到一個可量產的地步前
這都不可能吧~
而且還要考慮鏡頭群,雖說有轉接環但畢竟不是個最好方案
一切只能老天保佑了 哈哈
我是覺得不要想太多
跟你控一起顧好單反就好
無反要跟SONY拼就像樓上講的
反而打到自己又打不贏人家
等6D2出大概A9、A7 III都出來了
FF微單鏡頭也是一大問題,應該一年會出5隻來應對吧?

我認為Canon跟Nikon出FF的微單是早晚的事,但鏡頭體積是需要再突破。

Nikon 1 系列都不便宜(比SONY APSC微單還貴),就算出FF的微單,可能也買不起吧
以Canon的"態度", 很難會出FF的mirrorless camera
看看EFS鏡頭就知道了, Canon的EFS大都是芭樂鏡, 都是給入門者方便使用的變焦鏡為主, 不像Nikon/Sony還會出些APS用的大光圈的鏡頭, 可以看出Canon的市場規畫還是很保守的, 出Mirrorless FF等於是要自砍EF鏡頭群的市場, Canon肯定是不會做的
大概要等到別人家的FF已經打下半壁江山的時候才會推出吧, 就像第一台m4/3到Canon出了EOS M過了多久?

3年......

而EOS M也出快要3年了, 還是這樣要死不活的, 鏡頭少, 機身少
如果3年後FE mount系統可以賣的比EOS M系統還要好, Canon才會考慮出FF吧
Canon基於什麼理由要出無反FF?Sony出Canon就要跟進?
這對消費者又有什麼好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