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90D and Canon EOS M6 Mark II Announcement Confirmed

秘銀之虎 wrote:
RF小白呢?剛好繼續...(恕刪)



RF 15-35mm f/2.8L IS USM RF 24-70mm f/2.8L IS USM 2300美金


RF 15-35mm f / 2.8L IS USM预计售价约合17500人民币
RF 24-70mm f / 2.8L IS USM预计售价约合17500人民币
RF 70-200mm f / 2.8L IS USM预计售价约合2万人民币。
15-35mm和24-70mm预计10月份出货,70-200mm预计12月份出货。
暂时没有RF 85mm f / 1.2L USM DS的消息。
90D只想看他那DPAF進步到怎樣程度,就可以見到將來的RF新機會到那~~~~

7D3我看短暫是沒機會,看明年奧運有沒有1DX3,如果有新的對焦或測光系統,也許就會有7D3。。。

CANON出RF的APS-C中高階機是時間問題而已。。。SONY再過幾天要發表A6700,NIKON的APS-C也據說是Z接環,看不出CANON不出RF的APS-C。
moronNZ wrote:
90D只想看他那DPAF..

CANON出RF的APS-C中高階機是時間問題而已。。。.(恕刪)


APS-C是否會有R接環專用機身??

我認為關鍵在於canon要不要推出R接環的APS-C專用鏡

以正面觀點來看, canon有可能藉此壓低R機身與專用鏡頭的售價來提升銷售量
並滿足消費者對高可攜性小型無反的需求
就如同EF與EF-S...

但現有的EF-S鏡頭就已經能透過轉接環裝到R機身
除非新的APS-C專用R鏡的體積與價格的魅力能令消費者有感
否則APS-C 專用R鏡的銷路並不樂觀...

而推出R接環的APS-C中高階機身想必會與7D系列面臨同樣的問題
"全幅機身太便宜"
在全幅的RP不用四萬的今天, 高貴又重的APS-C相機真的不好賣

且佳能本來的M接環賣得很好(應該是無反銷售冠軍)

對canon來說, 直接出一部與90D同級的M5II
再配上貴貴的大光圈變焦M鏡應該更有賺頭。
單反相機不可能接上無反相機鏡頭,法蘭距差太多了,EOS M和EOS R可以期待一下,但是我覺得也不大可能,RF鏡實在是太暴力了,應該有許多專業玩家為了鏡頭進入R系統
moronNZ wrote:
90D只想看他那DPAF...(恕刪)


我認為RF上APS-C感光元件是必然的,除非EOS-M可以轉接上RF,不出沒有裁切機身可用。EOS-M 不大有機會看到大砲之類,也沒看過L鏡,這系統是低價與過渡專用。當SONY可以A6600接200-600/400/600,實在看不出CANON會在EOS-M上開發這些。。。SONY現在又在APS-C上出了E 16-55 F/2.8,這等於是宣示對APS-C的r繼續投入。
Steven Tai1 wrote:
90d ovf對焦有...(恕刪)

沿用80D的模組+只有一顆處理器要超越7D2應該有點難度。
Canon的進步幅度應該沒有厲害到一顆DIGIC 8可以抵兩顆DIGIC 6,當初70D vs 7D連是同一個對焦模組差距都很大了,這次對焦模組都沿用80D的就......
taiwan2008 wrote:
Canon 90D and...(恕刪)

如果要出7D3規格勢必得比D500更好才有市場上的競爭力,不過連拍的部份受限於LP-E6N所以10張已經是極限了,7D2的對焦模組雖然是65點全十字但性能和1DX2的相比還是有不小的落差。

如果沒有和1DX3同時出現應該就無望了。
oculata wrote:
APS-C是否會有R...
對canon來說, 直接出一部與90D同級的M5II
再配上貴貴的大光圈變焦M鏡應該更有賺頭...(恕刪)


結果大光圈變焦 M 鏡沒看到,只看到隔壁出了大光圈變焦 E 鏡

雖然搞笑的是 Sony E 16-55mm F2.8 這規格竟想要賣 1400 美金!
記得以前用 Sony A77 時 Sony DT 16-50mm F2.8 SSM 全新公司貨只要2萬2台幣吧!
Sony DT 16-50mm F2.8 SSM 現在查 B&H 也還有庫存,售價是 798 美金,
只能說 Sony 真會做生意,幾乎一樣的東西,好賣不好賣可以差到 600 美金。

另外搞笑的是 Sony E 16-55mm F2.8 沒有光學防手震,
以至於配上現在還在架上賣+新上市的相機如...
A5100、A6000、A6100、A6300、A6400 = 沒有防手震可用
以前 NEX 舊機就更不用提了

不過畢竟也是出了...
這就像有 S 家 user 跑來 C 版笑 RF 28-70mm F2.0L 沒有防手震可用一樣
但畢竟就是 F2.0 變焦,Sony 24-70/2.8GM 只能閃邊站
現在就看看 Canon M 鏡要如何突破自己設下的 60.9mm 的束縛!
ever7070
Sony DT 16-50mm F2.8 SSM
Sony E 16-55mm F2.8 G
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畫質變好, 重量變輕, 口徑變小.

Sony掛G都是自我全新設計的 DT則是抄襲Minolta,
E 16-55mm的確價錢不甜, 但是規格非常好.

P.S 三系統C/S/P使用中, 不要爭論系統戰
ever7070 wrote:
結果大光圈變焦 M ...(恕刪)
michlin wrote:
ever7070
Sony DT 16-50mm F2.8 SSM
Sony E 16-55mm F2.8 G
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畫質變好, 重量變輕, 口徑變小.

Sony掛G都是自我全新設計的 DT則是抄襲Minolta,
E 16-55mm的確價錢不甜, 但是規格非常好.

P.S 三系統C/S/P使用中, 不要爭論系統戰



>>Sony掛G都是自我全新設計的 DT則是抄襲Minolta
我有歷經 Konica Minolta 改包裝成 Sony,原來 35mm F1.4 直接漲快一萬是真的
但裡面沒有 DT 16-50mm F2.8 好嗎? 拜託搞不清楚就不要亂寫呀!
另外 DT 是 Sony APS-C DSLR 專用鏡頭的意思,等同佳能的 EF-S 鏡頭,什麼抄襲 Minolta 根本胡扯,多讀點書再上來好嗎?

>>E 16-55mm的確價錢不甜, 但是規格非常好
對呀! Sony E 16-55mm 規格真的非常好,以至於搭 A5100、A6000、A6100、A6300、A6400 都沒有防手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