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0 F2.8 與50mm F1.8 ,35mm F2 鏡頭疑問

定焦鏡頭除了大光圈, 散景為明顯差異
而抗耀光, 發色,銳利度是看鍍膜,機構與光學設計.
還有一點是變形量在定焦鏡比容易控制,光學穩定比高,
體積與重量也比較小,可動的機件少點,入塵機會少一點
但變焦鏡頭使用方便,科技愈來愈好,光學控制穩定度與精確度也愈來愈好,已經不是數十年前的差距.
如昔日17-35mm F2.8L USM的35mm焦段銳利度不佳,到近代 16-35mm F2.8L II USM都改善了.
兩種都有其特長;畫家作畫不會只有一種工具,善用工具發揮它的最大的價值.
感謝大家熱烈迴響!!
我只是想說如果35mm F2 縮到F2.8 效果跟24-70 F2.8 這支鏡頭 光圈全開(F2.8) 如果拉到35mm 焦段一樣好
以及50mm F1.8 縮到F2.8 效果跟24-70 F2.8 這支鏡頭 光圈F2.8如果拉到35mm 焦段也一樣好
那就是買一支24-70 F2.8 就搞定24mm F2.8 , 28mm F1.8 ,35mm F2 ,50mm F1.8 這些定焦鏡
我會不會太天真阿
又貴又重,聽了就煩惱

我希望的L鏡的敘述是:質輕、高畫質
價錢,先不管它

如果24L的重量是300~400g,那就是APS-C的褔音了
舉個例子,
買一支24-70mm F2.8 L II USM
是可以搞定24mm F2.8 , 28mm F1.8 ,35mm F2 ,50mm F1.4 這些定焦鏡焦段, 畫質與銳利度也可滿足
但是大光圈散景與低光源的拍攝是無法取代定焦鏡的,這要看您自已想達到的效果,
有時候就感覺差那麼一些,心中仍會所遺憾,所以有人說攝影是個無底洞,一直敗錢下去,來補無底洞
mslin wrote:
感謝大家熱烈迴響!!...(恕刪)

一支24-70 F2.8的確可以搞定24mm F2.8 , 28mm F2.8 ,35mm F2.8 ,50mm F2.8
但是搞不定24 F1.4, 35 F1.4, 50 F1.2 & 1.4
紅字標起來的才是重點啊
F1.4的鏡頭可以變成F2.8
F2.8的鏡頭永遠不會變成F1.4
定焦鏡最大的價值不是以F2.8去跟變焦鏡比銳利度
而是能達到變焦鏡達不到的大光圈
如果你需要用到F1.4~F2.8這段光圈, 那只有買定焦鏡一途了 (不需要? 沒用怎麼知道?)
反之, 24-70就很好用了

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的話, 35L跟24-70都買一支吧
不論好壞,只是到C 家如果沒玩玩 全幅+35L 會是個很大的遺憾。

好比說到了到墾丁玩,卻沒到海邊玩水感覺一樣...

135L到哪去了??

85L呢

哈哈哈~~
都玩玩吧~~C家的神主牌不只一支阿!
我的入門鏡是50/1.4
50/1.8就沒用過
一直到去年才入手24-70,因為跟同學借24-105後受不了室內最大只有F4

比較起來,我還是比較喜歡50/1.4拍的照片
雖然24-70顏色比較濃,但是銳利度就是覺得差了那麼一點
後來24-70有活動的時候才拿出來拍
平常都是用50/1.4

傳說中底片機時代
28-70有跟50/1.4一較高下的能力
數位時代就不知了
至於24-70 vs 28-70
看別人比較的結果,24-70有輸給28-70
小弟來聊一下自己的經驗,雖然無法直接問答數主的問題.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小弟手上只有三顆EF鏡頭,28-105 f/3.5-4.5, 85 f/1.8, 17-40 f/4.0.在之前,覺得17-40只是28-105在焦段上的延申,因為畫質並沒有太大的驚豔.但就是覺得85 1.8比它們都好,特別喜歡那種柔中有利,利中有柔的表現.

後來有室內拍攝的需求,廣角端也只有那二隻小光圈鏡頭可用,當然也都會用外閃跳燈補光,但發現當相機內建的測光顯示太暗時,就算閃燈顯示補光足夠,整張照片還是灰灰暗暗的.一定要拉高ISO到測光顯示至少為+/-0的位置,同時再補光,相片才為覺得亮.但還是比之前借用同事的50 f/1.4時色彩差一截.於是決定入手35L來一試,不用則已,一用驚為天人.不但一掃之前室內灰灰暗暗的挫折感,在室內搭配外閃能拍出比85 f/1.8更漂亮的柔中有利,利中有柔(85 f/1.8是要在戶外光線充足時才能表現的),顏色層次上也鮮明許多.

小弟看照片不是以100%的比例看銳利度,而是看整張的感覺.所以以35L來說,銳利度不敢評論,但它給人的立體感是目前手上的小光圈變焦鏡所達不到的.連國外的論譠對它的評價也是非常3D.
aceeric wrote:
不見得喔~~我用了L...(恕刪)


N24-70 不輸定焦的是中心解像度(好像比定定更好)..........但邊沿的解像度還差很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