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mm 真的是構圖練拍 最佳選擇嗎?

照片構圖基本上沒有限制用什麼焦段構圖。
通常比較影響的有透視感與變形。

我個人選35MM因為它適合在室內拍攝,
可以拍桌面的食物與桌子對面的美女,
不需要跑到另外一張桌子。

50MM或許更好拍攝人像、人文等題材。
但35在這點上,
除了透視效果,
大部分都可以做到。
但衡量著我常用的焦段落在30-35左右,
我還是選了35MM
bt6100
所以,個人的拍照習慣及距離,才是主選。並非,非50mm莫屬了。
變焦比較適合,因為實際上遇到的場景適應性較高。定焦要玩到有特定偏好與習慣,才能在‘機緣’下應用⋯。不是機會到了,就是刻意創作;這看你自己喜歡而定,沒什麼良窳之辯。

只是建議變焦鏡先用定焦模式拍拍感覺,景深也許和定焦不太一樣,不過琢磨好應該不是很大的困擾。其實50焦段大多是減法構圖、凸顯主題,要拍到加減如意也不簡單(意思是你自己看順眼的居多⋯)。

基本上買隻定焦玩玩是可以煉心性、或者滿足魔慾?!不過你看到大多有後製過,現在不是商攝的話,是不太有什麼實質需要買定焦鏡,買‘想要’的味道比較實際些。
bt6100
大大的建議,讓我很是有感。一針見血說到我心魔了。
個人看法沒必要,可換鏡頭就是要享受每個焦段帶來的樂趣,何必開啟苦行僧模式。
現在定變焦除散景外,畫質差距也沒以前巨大。
自己定焦拿來補足場景光線不足或擺拍人像才有拿出來的慾望,其他方面真的很不方便。
50mm室內不好用,戶外拍久又會覺得"好像"沒特色(個人功力不到),除非你喜歡慢慢拍跟前前後後不然說真的很有挑戰。

每個焦段都有不同構圖玩法,也沒固定用什麼練功的必要,反而圖組不同焦段帶來的豐富度比較有吸引力,自己會當作是補充變焦不足處而不是唯一。
bt6100
何必苦行僧模式及補足變焦不足..讓我省思了
50焦段在戶外拍個人覺得是很萬用的焦段
要近要遠都很好抓
但還是要考慮拍攝主題
如果都是拍大景為主 那24以下才是首選
35都會覺得視角太窄
但如果平常就是會拍聚焦某個東西上 那50的確是很好用
變焦鏡也可以當定焦來用啊
方法就是焦距設定在50 mm,
然後拍照時就要練習不要覺的物體太大或太小就想要變焦,
而是你要自己移動前後來找適合的位置。
我有用85跟24練過構圖,另外我也會看專家們怎麼拍。
十八般兵器得一样一样练,今天练刀明天练锤没有效果
bt6100
所以決定抓一個定焦來 一步一步的練練看 看看能否從中得到感想
工作距離分別...

戶外全場可只用 85mm

外拍夜影全場要近距操控 MD, 全場也可只用 50mm

室內窄狹, 全場只能用 24mm 也遇過

要用好每個焦段都要練.. 一般愈 wide 愈難練, 景深愈深愈難練.

與鏡頭平貴無關, 有 50 1.2 我也會拿 RF 50 1.8 STM 來拍
bt6100
我嘗試50 1.8幾次。50出錯率似乎比較低
50mm鏡頭的視角⋯接近人「一隻眼睛的視線範圍」,
掃街時看到想拍攝的景⋯拿起來就可以拍,
幾乎不用再前進或後退調整距離,
算是「很直觀」的鏡頭焦段。

再加上50mm鏡頭幾乎不會成像變形,
如果直接拍jpg不修圖⋯也可以。

綜上所述⋯
50mm很適合當作第一個定焦鏡頭。
bt6100 wrote:
24-105 F4 ...(恕刪)

因該說越廣越難構圖 腳也要越勤
長焦比較容易建立信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