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R6MKII 。

使用着1DX II的我,除了单点对焦速度,昏暗环境时低反差对焦主体对焦咬合能力与shutter time lag 外,R6MKII 充满着强烈的Wow factor!!!
cyb0518
您用1DX II,基本上跟我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哈。不過還是謝謝您的建議,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市場上會有結合R6 MKII性能與R8體積價格的機身選項
我自己是從M6 mark ii 升級 R8
光拍第一天而已
我就知道APSC沒未來了
為什麼?
因為全片幅在高ISO的表現太威了
完全沒辦法比
至於很多人嫌棄的R8沒有機身防震
因為M6ii也沒有 所以 沒差XDDD
話說其實大部分拍照情況下
都要有一定的快門速度才拍得好看
幾乎都要大於安全快門
所以老實說光靠鏡頭防手震也夠了
大部分情況用不到那麼高等級的防手震
反而因為快門要快的關係
ISO就必須拉高 尤其室內環境
所以高ISO下低雜訊才是更重要的
反而比較能拍出堪用的照片

除了雜訊低以外
R8那個對焦系統真的遠勝M6ii
拍動物真的太優勢了



像這張 ISO 2000
還是這麼清楚
你用M6就知道ISO2000的時候雜訊已經很多有點糊了
但R8可以這麼清楚
然後拍這張也是用無腦自動對焦
直接設定連拍 快門按到底而已
都不用在那邊快門按一半先對好焦在全按快門
完全不用~直接快門按到底就好
相機自動幫你抓好眼睛對焦
水汪汪的蜥蜴眼睛~~
連眼球上的血管紋路都有~~
Wahaha214
這支R8拍的影片就有MOTION BLUR,錄影快門底限1/30秒,因為用數位防震讓MOTION BLUR明顯很多,結果和運動攝影機狀況一樣
風靡萬千少女鋒哥哥
我也是想由m6 ii上r8 請問出門的負擔及機身大小差異大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tosca0222
其實就是重了兩百公克看能不能接受
多數狀況FF的高ISO表現是比小片幅好,但是不是絕對,要看狀況,採樣數夠高才知道那個比例
下圖這種表現我覺得沒過關(ISO才3200),畫素更高可能會更慘



但是只要畫面單純又是另外一回事



上面兩張是機身JPG直出

不管是用啥片幅拍,如果有要求的還是要拍RAW做去雜訊處理

RP ISO 12800機身處理與RAW解出來打回原形的比較



還是要看拍攝題材
我常在低光源下拍靜物防手震對我來說很實用
但是也別以為拍戰機用高快門就不需要防手震,你拿支600的砲,不用拍軍機,拍民航機你就知道有沒防震的差別

黃昏那張打回原形的樣子



SONY A74打回原形與機身JPG處理的比較

Wahaha214
大部分除非太便宜的手機不然都有OIS了,這表示符合大眾的需求,大眾需要防手震,CANON要拿掉是商業策略,只是覺得CANON太老大心態
flody
手機OIS完全是強迫消費,配備的OIS規模比相機小多了,但價格隨便加個數千甚至上萬,這完全就是廠商利潤行為,當然你也可以說高階機沒OIS過分,而我反正只買低階機
一張圖說明防手震無法做到的事情: 謎片中的時間停止器是不存在的

Canon R6+ RF 35/1.8, 手持0.5秒

當然, 我這張照片是故意的, 同一天在文化路夜市上, ISO 3200 快門1/125拍人的照片, 也是可以拍到清晰的畫面, 只是那都是同行友人, 所以就沒放上來, 但人像的問題, 絕大部分真的都不是防手震的問題


flody
所以我才說大家把防震當作防移了
flody
高ISO說法一般都是默認說同代感光元件同像素的情況,然而高像素通過縮圖又可以降噪,如果要求的只是縮放到同像素,最後仍是FF要好。另外高像素也意味容錯率高,至少在照片上是高像素縮圖的效果普遍更好
反正M系列鏡頭全廢,等於打掉重練,這樣的狀況下可以換家,你又不像我有一堆EF鏡頭

CANON的鏡頭有不少用數位修正(不修正像是魚眼),邊緣會好除非有黑科技,你可以去看我最近在INSTA360版發的文就知道是怎回事,如果你很在意邊緣銳利度,有些廣角RF定焦的表現你還是看過原始照片再考慮吧
tosca0222
邊緣銳利度對像我這種拍照構圖技術差的不是問題 因為反正拍完都會裁切 邊緣都會裁掉阿XDDD
Wahaha214
那INSTA360很適合你,不過只能拍廣角
我是之前從M50升級到RP
升級前也考慮過重量問題,實際體驗後除非你體力真的很差,不然重那一點真的還好,倒是機身+鏡頭的體積差異比重量更有感
機身的話R8對比M6在對焦性能和ISO純淨度上的提升絕對有感,A7CII的話還沒摸過不清楚,但性能肯定更好。不過有時候性能不是絕對因素,當年A7C給我的感覺人機體驗實在太差,所以選了RP。
鏡頭的話28餅雖然跟22mm的等效35mm還是有點差,光圈最大也只有2.8,和35的1.4也有點差距但起碼體積小
11-22和55-200對應15-30和100-400就很大支了,而且以全幅鏡來看這兩支都算"輕巧"了。這點即時換S家也一樣,建議你可以整組帶著去店家實際體驗一下再決定要不要升級全幅。
cyb0518
的確,網路爬文發現15-30mm還是有點大(至少跟11-22mm比),所以想說先入手28mm一機一鏡,看看是不是能符合多數時間的需求
R8 真不錯 很輕 推一個
沒有機身防震
真的要認真拿或是架腳架
但相對錄影畫面不會海坡浪



Canon 還是很有誠意的R8也是金屬機身 拿起來很扎實

購物平台終於有原價現貨 秒下單 秒到貨
msrp911
我就想說怎麼可能R8 用金屬外殼
msrp911
讚讚
風靡萬千少女鋒哥哥
我也是想由m6 ii上r8 請問出門的負擔及機身大小差異大嗎?


我以前用M6ii出門都是直接三顆鏡頭
11-22mm, 28mm, 55-200mm
還算應付的來
換R8後重量是明顯重很多
然後我之前是帶四顆鏡頭
16mm, 24-50mm, 35mm, 100-400mm
實在有累到
之後可能考慮帶35mm, 100-400mm出門就好

話說買了長焦真的會忍不住想帶出門拍拍
畢竟花錢買相機就是要拍手機拍不到的東西
不然現在手機拍照這麼強大
一堆人用手機拍就嚇嚇叫了
我們還背相機出門實在覺得自己很蠢
然後長焦拍拍又忍不住買微距
繼續來拍手機拍不到的東西XDDDD


這是R8+24-50mm kit 鏡
外接DCR-250微距鏡
外接閃光燈Godox神牛
拍我的海水缸裡的珊瑚
ISO 6400, f11, 1/200s

能夠拍下手機拍不出的照片就是覺得爽
tosca0222 wrote:
話說買了長焦真的會忍不住想帶出門拍拍


我M43帶3顆去東京,7-14 12-35 45-150,等效FF的14-28 24-70 90-300
結果45-150只有在成田機場派上用場,拍飛機,還有用上一次拍都電荒川線
其實真的要看個人使用習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