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難過,CANON其實是臺灣手工的...

t0332538 wrote:
CANON 鏡片是台...(恕刪)


所以你能證明市場上賣的MIJ canon鏡片 100%是台灣做的?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組裝員還可以知道鏡頭之後賣的管道是怎麼走
話說小弟也曾是佳能的作業員之一,買到MIT的鏡頭倒是有幾分欣慰,比起其他東南亞代工的品質,還是讚啦!
我怎麼覺得在這邊炮的人有一大半不是離題就是沒看完原PO?

人家重點在廠生生產國別跟實際可能不符合的問題...

還有這篇文章早就有人護貝起來...說人家改文的可能要回去看一下
power802762 wrote:
補充3:為何有人說5...(恕刪)

應該高興,台灣有這麼好的技術,早晚會走出自已的路,有什麼好難過?
ryankkkk wrote:
給台灣人做不好嗎?
台灣人有工作機會不好嗎?...(恕刪)

當然不好, 畢竟是勞碌命
像歐美人躺著賺錢多好? 甚至不用工作, 國家還會養你 (註: 金融業發達, 錢都流到那邊去了)
為什麼我們就只能賺這辛苦錢?
malinger0316 wrote:
樓主人已經消失了 ....(恕刪)

該不會已經受到佳能的關愛了吧!

taiwan59362 wrote:
我怎麼覺得在這邊炮的人有一大半不是離題就是沒看完原PO?

人家重點在廠生生產國別跟實際可能不符合的問題...

還有這篇文章早就有人護貝起來...說人家改文的可能要回去看一下


我想你誤會了
樓主確實有更改內容
第一頁第二個護貝是我護的
所以我看到這篇文章算是案發時間相當早期的階段
比較了解整件事的經過

一開始的文章只有目前放置在最下面的那一段
那一段的大意大致上是在說堂哥跟樓主講說內部員工作業態度很隨便
還有鏡頭竟然是MIT不是MIJ
配合標題的"驚訝"與"失望"的態度
給人的觀感確實不好
才會引起一開始較早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的批評

至於後來說什麼既然台灣有能力做鏡頭為什麼要打MIJ
之類的都是後來的補充
一開始的眾多網友並不是中文不好或沒看完原PO或離題





在台灣找大陸人來做,是MIT還是MIC
在日本找大陸人來做,是MIJ還是MIC
在西歐找東歐人來做,都是Made in EU

但是以上在市場行銷標價均可以抬高100%~200%,
衝著就是大家對製造地的迷失。

問問報關的,有多少假產地證明呀!

再問~
Bxxxxxy的一大堆標
土耳其,葡萄亞,日本,中國
以上定價哪一高??

無商不奸, 無奸不富
meridian wrote:
當然不好, 畢竟是勞碌命
像歐美人躺著賺錢多好? 甚至不用工作, 國家還會養你 (註: 金融業發達, 錢都流到那邊去了)
為什麼我們就只能賺這辛苦錢?


我想這應該也是誤會
歐洲的部分如何我不清楚
就我個人目前在美國工作七年跟生活的經驗來看
我的同事或鄰居朋友們是沒有那種躺著就能賺錢的
大家還是得上班上課工作加班通勤
雖然說美國的平均薪資所得比台灣高
但是相對物價也很高
在當地生活的要付出的金額比台灣多很多

以我個人在台灣跟美國兩邊的工作跟生活經驗來比較
其實在美國工作也是有辛苦也是需要付出
上班時數跟工作量也跟台灣的情況差不多

不過我認為在美國上班的壓力沒有台灣那麼大
前提如果你的老闆跟主管都是美國人的話
如果老闆或主管是東方人那跟在台灣是差不多的

但這差別不是在做不做代工跟是不是開工廠之類的工作型態
這主要是文化觀念上的差異
美國人尊重個人隱私、注重家庭生活
反映在工作上就是比較不會變相要求員工加班
因為他們認為下班之後的時間是屬於私人使用的部分
公司比較沒有權利佔用

美國的資方比較有"注重家庭生活的員工較有責任感工作會更認真"的觀念
所以在美國主管管理的部門上班
你可以跟主管談說我想要每天接小孩子上下課
需要提早一小時走
可不可以讓我每天提早一小時上班提早一小時下班
在美國你可以大方的這樣談
因為美式的主管能接受
還會肯定你是個顧家的好爸爸好媽媽

如果換成在台灣
主管會要你早一點來
但不會讓你早一點走

同樣的如果在美國
你請假說要帶家人去度假
大家會認為你是個有生活品質的人
大部分的主管還會說聲"好好享受假期喔~"
但是同樣的情況在台灣恐怕會暗地里被老闆盯得滿頭包

在美國
你上班到一半接到家裡有急事的電話
你可以跟主管說我回去處理一下
在台灣
你需要冒很大的風險說這句話

在美國
主管在管理員工時若是對員工有辱罵性的舉動或字眼
員工可以合理的要求道歉或是請更高主管機關給予逞處
甚至提出法律訴訟
還有工會、政府、跟法律體係為員工撐腰

在台灣這些員工大部分情況下可能會被要求要默默承受
甚至認為是合理的管理


這些是資方跟主管方在管理文化跟個人價值認同上的差異造成工作上的壓力不同
並不是工作內容造成壓力上的不同
例如我有認識一些在美國的Honda生產線做組裝的藍領員工
他們並不因為是在幫日本廠商做代工而有血汗工廠的感覺

台灣
需要改變的
是政府政策、資方跟主管方對勞方、員工方的尊重態度和管理心態


至於你說的台灣為什麼多代工少自創的問題
是有先天環境上的困難
這一帖前面有許多網友有很精闢的分析
當然我認為台灣政府的支持度以及資方普遍對大環境的困難選擇逃避跟轉而壓榨員工的經營心態也是很有影響
並不是代工的問題

至於不工作靠政府救濟金養的人也是有
但是說實在的那些金額正常來說也是僅能溫飽
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我想有能力有志氣的人
就算在美國也是不會選擇走那條路的






请他们把18-55组好一点谢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