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chris wrote:直接用轉接環轉接是有困難的,有可能變成微距鏡(恕刪) 不是可能,是一定變成微距鏡,因為小弟有一個原廠的FD-EF轉接環,接FD 85/1.2L馬上變成色散微距鏡,最遠大概只能對到2-3m左右,不過成像基本上是很有FD鏡的味道。
mmpiop wrote:那是因為還沒全部af-s化吧,跟換不換接環無關但是馬達做在機身上也真是奇怪的設計 我的觀點很簡單,為啥我買個鏡頭還要煩惱那麼多,為啥會有被閹割掉的功能?EF的好處就是從來都沒有這個問題。早期機器馬達都是在機身上的,鏡頭上有馬達才奇怪哩~~
mmpiop wrote:那是因為還沒全部af-s化吧,跟換不換接環無關但是馬達做在機身上也真是奇怪的設計 馬達作在機身上的設計可是N/P/M都有的設計怎會奇怪不過NIKON和CANON當初因為堅持的地方不同造就了今天的差異先不管機身怎樣NIKON當初為了共用所以一直維持原來的鏡頭接環結果頂級機身雖然對焦模組與和對焦馬達強到一個不行和CANON比就是差了那麼一點點(主要是差在大砲鏡頭)現在N的AFS或是P和O都為了提升鏡頭對焦距速度在鏡頭裏加上超音波馬達顯見CANON當初選擇砍掉重練這點是走對路了電子光圈的優點我不曉得不過少了一些機械構造工程師設計機身和鏡頭應該容易得多另外北港香爐的優點讓CANON機身可以接非常多的鏡頭也算是加分
jpstudio wrote:您是指ef 85/1...(恕刪) 那麼,卡口的大小和鏡後距,和光圈大小無關,您的意思是這樣嗎?Nikon的現代鏡頭里,有300 F2G這樣的鏡頭嗎?我這樣說是因為原PO說電子化后為什么卡口也要變大,EF是全電子化卡口原PO自己應該也知道了哦
kaorss wrote:奇怪,Canon不也是為了提升鏡頭對焦速度而在鏡頭裏加上超音波馬達(USM)嗎? 是的,但是這玩意是Canon最先大量採用,並且完全展現電子接點優勢的作法。而目前用USM最多的應該也是Canon吧。
timy555000 wrote:canon ef接環也是可以接上FD老鏡的買個轉接環就行了...(恕刪) FD鏡後距不一樣比EOS鏡系短沒裝校正鏡片的連合焦都有問題怎用?除非世上有厚度為"負數"的轉接環...裝了校正鏡片...就算是"貴鬆鬆"的Kindai畫質也.....非常人所能忍受當年也是傻傻以為能接上EOS才一直保存著的...看哪天想不開再買台AE1玩底片吧!
problem wrote:馬達作在機身上的設計...(恕刪) 如果競爭對手開發出了電子光圈,鏡頭內置馬達的關鍵技術,而自己還沒有,難道自己的產品都不要賣了?說不定只好反向操作,把行銷重點放在“顧及所有使用老鏡的新舊客戶”何況,別人做出來了,就順便申請專利了,總不能坐以待斃佳能把快門后的滾輪做出來,就把專利也申請了,其他家只好換地方安裝了,那個位置的滾輪有沒有好用,C家用戶自己會知道供應和需求是會相互影響的喜歡用老鏡說它的味道迷人小弟很向往,如果是旅游風景照,大可以把相機放在腳架上慢慢瞄生活中想拍拍小孩子,拍拍狗狗,甚至去拍拍職棒,打打飛鳥,手動鏡是不是會比較辛苦,也只有用戶自己會知道電磁光圈有沒有會比較準確,有沒有會比較安靜,有沒有會比較快速要看使用者在不在乎,不過電磁光圈的確也方便了移軸鏡頭的設計環形超音波馬達的扭力有沒有比較快,對焦有沒有比較迅速,有沒有比較安靜,用過自然也會明白不同的使用環境自然會影響選擇,全世界也不會只有一家生產相機的公司,有最好的系統也不見得能拍出最好的照片佳能或尼康也不是最頂級的攝影器材(用售價來衡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