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家都說要FF才能解放C家的鏡頭?

APS-C之所以沒辦法完全解放EF鏡的威力,
我個人是覺得主要針對超廣角L鏡頭 14F2.8II,17-40F4 & 16-35F2.8II,
還有定焦L頭24,35,50,85,100,135.....

APS-C片幅必須要使用EF-S10-22mm才有16mm的超廣角,
而EF-S鏡頭就無法提供防塵的功能以及L頭的發色,再加上16-35F2.8II的星芒.

純粹個人意見,勿筆戰
5DmkII +16-35 F2.8L +24-105 F4L IS +70-300 F4-5.6L IS +70-200F4L IS +50 F1.2L
感謝大家肯定那麼白話解釋方法

56789 wrote:
優異表現是因為L鏡
然後L鏡要在FF上的焦段才好用
所以才有解放的意思囉

在小豬弟個人的認知範圍中,粗淺且容易理解的解釋,大概就是這個味道啦
不過其實這個討論空間很大,而且很容易發生筆戰
比如說……(只是比如,沒有冒犯或筆戰的意思)
我舉樓上大大的那個分享為例:

gibernau wrote:
簡單講就是!FF會用到EF鏡頭最大的有效範圍!所以能完全發揮鏡頭在設計時所要表現的效果跟張力!影像也會紀錄得更完整。APS-C用到的部分是鏡頭比較偏中央這個區域!所以才會說APS-C沒辦法完全解放EF鏡的威力。


gibemau大分享的以正面來看,的確是如此,因為EF鏡可以涵蓋的範圍廣
所以『解放』(或解釋:充分發揮)EF鏡的廣角威力…
但又負面的角度來看…一般一個鏡頭最佳畫質就是在中間往外擴張
越是邊緣的畫質以及解相力都會相對降低許多,甚至出現暗角等現象,所以許多鏡頭測試都在比邊緣
那APS-C只取中間0.625的區塊,不就等於把一顆EF鏡頭最精華地方
用最高像素的方式擷取下來?那應該是將EF鏡的威力去蕪存菁吧!?
所以真的是FF發揮EF的威力?還是APS去蕪存菁了EF的威力?


哈~大概是這樣,所以一定吵不完(bibemau大失禮了,拿您的分享作假設)
其實小豬弟個人是覺得不管是什麼片幅的機身和鏡頭,都要能『適得其所』,找到使用者能充分發揮的定位
最簡單的講法,就是拍廣的找FF和廣角鏡;拍遠的就是APS加上望遠鏡
至於鏡頭當然也是找最適合搭配的,包含焦段、光圈和其它性能老量
而不是拘泥於那個『L』的字樣,或是他是FF片幅或APS片幅
老是拘泥在鏡頭或某種片幅才是王道的人,才是真的需要被解放的…
所以應該說……選用正確的片幅和鏡頭,真正被解放的是『使用者』吧^^

至於小片幅的O家為什麼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因為他們的使用者很清楚自家片幅、鏡頭的優、缺點
他們也甘心接受,也樂在其中,少了選擇,等於少了困擾,當然團結一致囉~
這是我個人的觀察啦~

淺見分享~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楊愛買 wrote:
互相吐槽求進步, 我想我可以說明為什麼O 家不會因為CCD 小而說沒有辦法解放...原因如下...
1. O家 和C家用的是不同的系統, O家用的是4/3系統, C家採用的是底片機的135系統.
2. 為什麼S,N,C 大家都會提 FF和APS-C , 因為這幾間用的都是135和其衍生的 APS 系統( APS 還分為C,P,H 只是現在大家用的比較多的事C)
3. O家的只有4/3 系統, 在這套系統裡面並沒有在區分4/3 或4/2 等等. 所以他們沒有類似135 系統的 FF和APSC 的差異, 因為他們的系統裡只有一種4/3 .
我沒有實機可以做驗證,不過從DSLR 單反聖經上推論, 如果硬要比的話, 4/3 系統的等效焦長應該比APS-C 的倍數還大,

下班前來互相求個進步

2. APS是一種規範統稱,而這個規範還有再分的,以C、N、S為例,以只有C有分而已
目前常見的就是APS-C和APS-H,焦段相乘分別是1.6X和1.3X
而N和S沒有分,就是APS系統,焦段相乘就是1.5X,所以只有C家比較複雜一些

3不用麻煩映證啦~~~這已經有點趨近片幅討論中的專業常識了
4/3系統折算135片幅大約是2.0X
也是要乘以兩倍的焦段,就會是135的焦長了
所以拿O打鳥或拍生態的前輩還蠻多的~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fet0936060741 wrote:
同顆L鏡同樣光圈下FF跟APSC散景有差
APSC會缺角...(恕刪)

請問你說的APSC會缺角是指哪一方面?
看圖片所表達的似乎是散景中光點非正圓的例子
但這不就是鏡頭口徑蝕的典型範例嗎?
口徑蝕的發生應該跟光圈設計、遮光罩形狀、保護鏡厚度等等因素有關吧?
為何會跟機身片幅有關呢?
煩請釋疑

全片幅的老梗已經炒臭了

哪天我賺大錢發了

我就搞一個跟 A4一樣大的片幅

鏡頭跟天文望遠鏡一樣大


先撤飛彈 再來談經濟合作
我也覺得沒有所為解放不解放...

同樣 35 1.4L 用在APC-C跟FF


用在5D2後因為覺得 視野變廣了 畫質變更好了 景深變更淺了


所以認識L鏡像重新活過來 不一樣了


所以叫解放


所以沒L鏡迷思的人 FF就要再考慮一下了.... 尤其是L定焦大光圈


我看5D2蓋大樓 多數人都是用定焦拍的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我覺得重點是全幅鏡在APSC上會有跑焦的問題,FF上比較少發生!
APSC機身只要不跑焦視角的問題容易解決,買APSC專用鏡就行了。
這...有人可以用FF解放EF-S鏡頭嗎?

FF及L這三個字母,讓小朋友很解放呢~~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seatree wrote:
但是要解放C家的望遠鏡頭,要靠APS-C...(恕刪)


在講什麼東西??
潛出水面 wrote:
也不能這麼說,用APS-C跟用FF裁出等同APS-C感光範圍的圖還不是一樣道理

這是不一樣的

我用圖簡述

第一張是說明
FF與APS-C感光元件大小的差異(假設要拍攝一樹群)



第二張由樹群上方看,FF與APS-C拍攝視角廣度或說是裁切(就是x1.6的意思)(在兩者都同樣焦段而言)



第三-四張 我們取其中一棵樹說明
FF除了感光元件大以外,為何說有較多細節,即使同樣裁切,
我們可以看到在同樣一棵樹的取景下,FF比APS-C有更多一點的涵蓋範圍,
此時回到平面(拍攝完都是平面),在樹的邊邊1mm FF就比APS-C有更多細節,而整體呢?




同理,若是拍攝人像,以鼻梁來說,FF就比APS-C有更多細節,想像一下,
整個臉孔會增加多少的立體感,多少的細節,多少畫質,
即使是同樣空間裁切,裁切同樣畫素,每個人也可以看出差異的FF與APS-C不同,
這也是眾多人勸敗FF卻說不出來的東西,層次感深度的不同

請下一位繼續

並勸敗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