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51286 wrote:樓主, 感謝您的分享...(恕刪) 殊不知這樣的舉動對那隻蟬有何傷害嗎,脫殼時蟬身上的液體是不能有一丁點減少,那是幫助他翅膀伸展的潤滑劑,少了那些液體,翅膀無法正常延展,些許時候怎可飛翔,不知道你在感謝分享啥,教育失敗是對你本身而言嗎?搞不清楚大家韃伐的主旨。
想不到名稱了 wrote:殊不知這樣的舉動對那隻蟬有何傷害嗎,脫殼時蟬身上的液體是不能有一丁點減少,那是幫助他翅膀伸展的潤滑劑,少了那些液體,翅膀無法正常延展,些許時候怎可飛翔,不知道你在感謝分享啥,教育失敗是對你本身而言嗎?搞不清楚大家韃伐的主旨。 那請問你撻伐別人甚至用文字人身攻擊別人就代表你是正確的嗎?
T351286 wrote:說話的藝術 - 雙贏的批評 轉載自明覺雜誌 原文出處 說的非常有道理但看看你自己一開頭的回文... T351286 wrote:也請您原諒01那些像紅衛兵般的嘴砲, 也感嘆教育文化的失敗。 坦白說, 我覺得你的行為好像在自打嘴巴...
allenhhchou wrote:偶然發現金蟬脫殼的瞬...(恕刪) 蟬屬於同翅目,蟬科,俗稱「知了」,世界已知有3,000餘種,我國已知種類有120種之多,常見的蟬有:蟪蛄、蚱蟬、寒蟬、鳴蟬、紅蟬(藥用中文名為紅娘子)等。目前正是幼蟬蛻變時期,晚上七時至十時時,樹幹上可以看到許多脫殼的蟬,脫殼的過程大約會持續30分鐘,剛脫殼的蟬,體色白嫩,四翅卷縮,過一小時左右,逐漸由白變黃,最後變為黑褐色,但前後四翅始終保持潔白晶亮,只有纖細的黑色翅脈點綴其中,蟬的成蟲壽命並不長,雌蟬一般為20天左右,雄蟬較短。想到薄翅蟬得在地底下生活7年,羽化後壽命只有2~3週,就讓人感覺能親眼看到這段大約半小時的蛻殼過程,更顯珍貴。這階段的蟬最最脆弱,千萬不要觸碰,否則會造成蟬兒畸形甚至死亡。令人好奇的是,蟬為何挑晚上羽化?據說蟬的天敵中,白頭翁、樹鵲等鳥類以及攀木蜥蜴,並不在夜晚活動,挑這個時候羽化,只要不動,就不會引來靠聲波打獵的蝙蝠,和有夜視絕活的貓頭鷹。唯一要小心的是蟾蜍,因此蟬上樹後會盡可能往上爬。另外,傍晚羽化,才有足夠時間恢復體力,好在日出後振翅飛去。引言自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