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習慣,會先去看舞台的燈光顏色。一般來說都會以偏黃燈為主,因此這時候我會把色溫訂在3700~4200左右。若是遇到多重燈光的時,才用自動模式。雖然S5的自動白平衡很神準,但我還是會習慣自己調色溫,自己當下決定適合的顏色比,就可以減少事後調整的工夫;當遇到多重光源時,才會倚靠自動白平衡。
1.用m模式,一般iso建議直接用1600,這樣可以給光圈快門較大的彈性空間,快門視表演內容用125-500,再視快門來調光圈2.一支穩當的腳架很重要,寧願用笨重的鋁合金不要用輕便的炭纖維3.如果開防手震功能會影響對焦速度,寧願不要開4.如果總彩可以先去看最好,你先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式的話就很好拍了5.有光學品質夠好的大砲就用大砲,到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用比較平視的角度拍攝6.要記住當時的舞台光的狀況,後製調色時最好忠於原始燈光狀況,不要調過頭小弟拙作請參考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g135mm&book=30
感謝各位大大的熱心回覆,第一次拍真的是很緊張啊,想替朋友留下舞蹈表演的紀錄,卻也很怕砸鍋的,小弟總結以上大大們的意見:測光部分可以先使用點測光或者中央重點測光,測光點在人物身上,之後將數值於M模式做設定,快門至少要有1/125~1/500,最好以中央點對焦以提高對焦精準度,ISO部分可以試燈光部分做設定如果多變化則用Auto ISO,反之則以測光結果為準,拍攝RAW,並使用腳架不知道小弟這樣理解的對嗎??請大大們補充
若你的快門速度已經到1/250~1/500左右,那其實可以捨棄腳架了。有時候你是要追著人物跑,因此若有腳架反而會礙手礙腳。修飾一下:腳架還是強烈建議帶著,你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用。畢竟若是全副武裝,手持還是會很累。
舞台光線都很混亂...M模式是最好的大大的設備 我會建議用50 1.8 大光圈 100~200間的快門來凝結表演者動作之前我拍舞台都想說拍的清楚就好 都用iso 1600拍結果就是雜訊滿滿滿....後來改用大光圈定焦後 iso 相對也降了幾級 雜訊相對沒那麼嚴重...其他兩顆kit 不是說不好...只是光圈不夠大 又沒閃燈 相對的快門勢必降低 快門降低人像就容易晃動到iso 太高畫質又不好...所以會建議50 1.8去打 但是相對距離有限...如果不能近距離拍攝 建議還是去借支中長焦段大光圈鏡頭囉...小白當然首選~夜店拍攝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