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下一代的 DSLR:消息與傳聞


魯獅 wrote:
3) 連拍速度:12...(恕刪)



作夢

1DV是為了讓連拍增加維持畫質材18MP的

5D系列就是高畫質 對焦跟連拍都很爛

他只要高畫素就好

你還不了解CANON嘛!?

三台5D BOY
這個策略個人覺得是正確的

有高速連拍跟強悍對焦需求的人就買1D系列

純拍靜態 需要高像素的選擇5D系列

總之5D3一定不會是兩千萬畫素以下

APS-H會被放棄其實也不意外

舉例來說全幅用24-70 APS-C用17-55

沒有專為該片幅設計的鏡頭真的有點困擾

odyseuss wrote:
相對於 Nikon ...(恕刪)

crop後畫素比1D4更低,個人覺得可能性不高
如果是FF 32MP(6fps)然後裁切APSH後18MP(10fps),APSC後12MP(15fps)似乎比較合理些,而且畫素趨近大家預期的主流情況


Urahara wrote:
畫素降下來,那價格呢?

看看外面這樣規格的相機一台賣多少吧?

等了這麼久,神級品牌canon頂級機出手規格就這樣!?
...(恕刪)

頂級機款就只有D3S/D3X/1Ds3/1D4而已不是? 這樣規格的FF請問有其他可選擇的嗎Urahara??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相當於2700萬畫素的1D4(X1.3=1610萬)旗艦機種畫質不如低階入門機5DII,1D5才會把畫素降低,除了可提升畫質之外,連帶每秒連拍張數提高,可用ISO也更高,這才是Canon 旗艦機的本色.

要是畫素提高,不但畫質更差,連帶每秒連拍張數降低,就失去旗艦機種的地位了.

在DIGIC 3數位影像處理引擎(含前2代)時代,畫素處理量和高ISO還是不夠好,為了達到夠用的連拍速度,不得不折衷以X1.3倍的裁切降低畫素來獲取連拍數.

以後處理量6倍於4號的DIGIC 5數位影像處理引擎,畫素運算量和高ISO都已非常不錯,加上雙CPU,以後跟本沒必要再出X1.3的裁切CMOS機種了.

X1.3的遮掉鏡頭周邊比較不佳的部份,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使用35mm全幅拍,想整個使用也行(1800萬畫素很夠用了),依各顆鏡頭周邊不佳的情況部份作x1.05/x1.10/x1.15/x1.2/x1.25/x1.3裁切都可以,何必一定是X1.3的裁切呢?

因為焦長不足,而取需要的部份作裁圖也一樣,就像現在有人為了拍鳥買APS-C機身,認為有焦距X1.6倍的優勢,但我用全幅拍了,同樣可以裁為X1.6的畫面大小,而全幅的裁切卻不必一定如APS-C的固定X1.6,可以更靈活的以各種倍數作需要的裁切.

因此,1D系列的X1.3註定是要走入歷史了.

另外為了迎合使用者的需要,高於2110萬畫素的FF機,無論高階或低階機種都會再出的,但個人絕不相信Canon會一次提升到3000萬畫素以上,應該還是會依循舊例:

一方面讓畫素的增加/畫質的下降是緩慢的,給消費者慢慢的適應,另一方面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誘使消費者花錢升級.

像Sony A77的一次提高太多畫素,畫質的下降過於明顯,很難讓消費者有急於想購入的意願,反而產生三思,再等待看看的心理.


網路上很多謠傳都説下一台Canon 全幅高階機1Ds4畫素會高達3200萬畫素,個人猜測應該不會超過2800萬畫素。

依Canon過往新機畫素增加率推算:Canon有自己開發CMOS的能力,Canon每一代新機都有提升畫素的本錢。

依近年來Canon發行數位單眼的畫素倍增率,APS-C是以大約X1.2的倍數增加; FF機種是以大約X1.3的倍數增加。

APS-C
自300D的600萬X1.2約等於800萬的350D;800萬X1.2約等於1000萬的400D;1000萬X1.2約等於1200萬的450D;1200萬X1.2約等於1500萬的500D;1500萬X1.2約等於1800萬的550D/600D

FF
自1Ds的1000萬X1.3約等於1280萬的5D;1280萬X1.3約等於1670萬的1DsII;
1670萬X1.3約等於2110萬的1DsIII和5DII;下回的1Ds4應該就是2100萬X1.3約等於2700萬;再下回的1Ds5應該就是2700萬X1.3約等於3500萬.

Canon數位單眼的畫素增加是有機可循的.

幾乎都是把新開發的CMOS先用在中低階的APS-C機身試用,待穩定後再裁切給FF規格用。

APS-C/480萬畫素/8.2μm =1DII/820萬畫素/8.2μm=5D/1280萬畫素/8.2μm
10D/630萬畫素/7.2μm=1DIII/1010萬畫素/7.2μm=1DsII/1670萬畫素/7.2μm
20D/30D/820萬畫素/6.4μm=1DsIII/2110萬畫素/6.4μm=5DII/2110萬畫素/6.4μm

40D/400D/1000D萬畫素/5.7μm=1D4/1610萬畫素/5.7μm=1Ds4/2700萬畫素/5.7μm

從上述二種舊例推算,1Ds4應該是2700萬畫素而已。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我倒是希望5d3的畫素做高一點 ,

對焦就手動好了 , 反正自動對焦有跟沒有一樣 ,

拿來代替120相機也不錯 !
以前400D/40D的1010萬畫素時,我的135和120底片機還是繼續服役著.

到了2110萬畫素的5DII以後,所有底片機就全數冰封防潮箱了.

4800DPI掃瞄器掃瞄135正片已經有大約2800萬畫素的檔案大小,但2110萬畫素檔案常常都嫌太大了,何需再使用135正片拍呢?

120正片更誇張,6X6用4800DPI掃的檔案更是高達7~80Mb或100Mb以上,連hinet的電子信箱50Mb都無法傳輸,乾脆都不拍了.

碰到需要超大檔案的,如牆上壁畫,舞台造景,大型海報,就用5DII拍攝多張接圖,比起120正片方便多了.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