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真正的強者,只管構圖是否如他所需,光線是否如他期許。
色調在白平衡與調控內早就決定好了,誰跟你在那調色調。
後製可以達到你的需求,那你用無敵山幹嘛呢?
不矛盾嘛
後製可以補救拍攝時之不完美, 但可沒說後製是萬能喔~~

調色能力再強, 仍無法救一張沒有準焦, 曝光失敗, 構圖很爛的作品,

不是說後製功力高明, 就可以隨便亂拍喔~~
我提供的比較照片都還未經過 DPP 加工, 如果那些照片經過 DPP 的後製處理, 應該就分不太出來了!

宅男乙 wrote:
實不相瞞, 真與假 的差別, 基本上就是 職業美工手 和 業餘美工手 的 差別..


不管 底片 或 數位 的生產過程, 那都有很多 調校 的..

底片 要用什麼分子, 濃度要多少, 一堆化學配方, 一改再改...

數位也是一樣, r 要多少, g 要多少, 曲線要怎麼轉..

而這一大堆的校調, 都是來自於人工..
...(恕刪)

如果你手邊有pantone....就知道色調不是那麼好調的了....色彩的演譯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小环子 wrote:
如果你手邊有pant...(恕刪)


話說PS裡面的pantone色票

跟實際上的pantone色票顏色也是差很大
小弟一直以來都是爬文多,回文少

但有關修圖這個話題,小弟忍不住想回一下

小弟不才的認為,其實照片也是視覺創作的一種

不論構圖,光線,還是色調

其實都只是把你想表達的東西呈現出來

經由修圖如果效果可以更好,那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JPEG直出,你調整的銳利度,飽和度等等

事實上也是修圖,不過是讓相機修

倒是可以不必這麼排斥或覺得修圖就是不好

以上只是小弟的淺見,不同意也不要緊,大家討論討論罷了



另外,如果你看過大龍大的作品

我想你應該能比較同意大龍大了



大龍大可說是01上相機版神人級的人物了
新一代的感光元件趨勢, 就是高ISO雜訊處理能力增強, 但低ISO時的飽和度會降低. 當年Nikon從CCD轉成CMOS之後就有明顯的區別出來, 所以到現在還是有人懷念CCD的發色.

但同樣CMOS, 也是有高ISO雜訊進步, 然而顏色變淡的趨勢, 看看近來推出的Fuji, Panasonic, Sony NEX, 都有這個趨勢. Canon新的Digic 5處理出來的也不例外, 抹得很乾淨, 但飽和度變淡了.

當然用RAW拍都能調, 但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出來時的原生狀況, 的確是變淡了一些.

navy044 wrote:
因為大家都被那"兩座山"給吸過去了...(恕刪)

可以講一下什麼是兩座山嗎?可以不要常常出現這種代名詞嗎?因為這樣真的令人看的一頭霧水阿...

hou.ago wrote:
話說PS裡面的pantone色票

跟實際上的pantone色票顏色也是差很大..(恕刪)

螢幕的關係吧!!!
但到了印刷廠...只要號碼對...顏色就是對了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modachu wrote:
況且JPEG直出,你調整的銳利度,飽和度等等

事實上也是修圖,不過是讓相機修...(恕刪)

不,這叫設定
修圖是產生一張圖後再做作修改才叫修圖,不管是在相機上或者在電腦上都是
但是你還沒按下快門時照片都還沒產生,你就要稱呼你的設定銳利度這個動作為修圖,請問還沒產生照片要如何修?
你絕不可能對一個還沒出現的東西作修改或觸摸,這是無法反駁的事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