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eryfly wrote:
其實16樓講的不可諱言, 價格上有優勢,
但上述五大組件, 如果不包在內, 是否可以更省成本?
...(恕刪)


不會更省
重新設計架構並且另開一條生產線
各生產各的
成本絕對會更高

況且市場上不乏動態靜態攝影的CASE都有接的工作室
所以以執業用戶為訴求的兼用機未來應該也有市場

我想CANON能佔上單眼市場龍頭的地位
配合高明的市場預估來出產品的本事有多高從市佔率可窺一二
他們應該也是覺得有利可圖才會這樣做的
ryanpoiu wrote:
我想CANON能佔上單眼市場龍頭的地位
配合高明的市場預估來出產品的本事有多高從市佔率可窺一二
他們應該也是覺得有利可圖才會這樣做的

+1 就是這樣
5D2當初出來就是不願意也要出來試水溫...
不過鏡頭價格...還沒有優勢
所以若一樣要台幣約30~40來萬
小弟我會選擇有XLR收音端子的sony fs700(日幣定價84萬約台幣32萬出頭)
一樣有到4k的能力但fs700還有240fps Full HD慢動作錄影及HD SDI輸出

以現在的4K錄影市場來看
小弟覺得1DC這款要約45萬左右(US$15000)的產品...目前沒有看到競爭優勢

stupidisland wrote:
唉 Nikon不爭氣
現在才出個D800 但是Canon馬上就放招
而且還連發阿 枉費我是Nikon迷 卻也不得不跳槽阿
Sony在專業攝影機相當不錯 但是在DSLR領域還在追趕
(恕刪)




其實以NIKON而言,

是在錄影這塊的市場,

最沒有市場包袱的就是他了,

其它canon/sony/panasonic都還要顧及同公司錄影部門

nikon大可推出價格競爭力產品豪取市場,

但卻沒有什麼大的作為,

實在是可惜了..


非想天 wrote:
所以若一樣要台幣約30~40來萬
小弟我會選擇有XLR收音端子的sony fs700(日幣定價84萬約台幣32萬出頭)
一樣有到4k的能力但fs700還有240fps Full HD慢動作錄影及HD SDI輸出

以現在的4K錄影市場來看
小弟覺得1DC這款要約45萬左右(US$15000)的產品...目前沒有看到競爭優勢




大大所言實際,

而且就4k的影片內容接案市場,也還沒成熟,

接案價格與成本也未必能與Full HD競爭.

專業的機種還是要有功能專業性,

除非你價格有競爭力,

但這台, 我也看不出專業性與競爭力就是了.


batteryfly wrote:
nikon大可推出價格競爭力產品豪取市場,

但卻沒有什麼大的作為, ...(恕刪)

感光元件是SONY生產給他的...
越級打怪...專業攝錄規格大部分都是SONY定的
非想天 wrote:
所以若一樣要台幣約3...(恕刪)


EOSHD 那裡的分析也不是非常看好 1D Cinema,主要原因是規格不上不下,使得 $15,000 的定價顯得非常尷尬。1D Cinema 公布之後,5D Mark III 的錄影功能被閹割的原因就再清楚也不過。同樣的,為了不壓縮到 EOS C500 的市場,1D Cinema 的規格也必需做一些調整。個人是覺得 Canon 這種保守的市場區隔作風在數位相機領域也許成功(不過近幾年已經被 Sony + Nikon 壓的喘不過氣來了),但在電影攝影機這一塊,面對 Sony 這強大的對手,Canon 這種緩慢的步調不知道能取得多大進展。

回到 1D Cinema,dpreview 的分析我覺得很中肯,這一台另外的可能市場是 photojournalism,大家不要忘了去掉攝影的功能之後 1D Cinema 本質上仍然是一台強悍的照相機:1800 萬象素、35mm 全幅、12fps、dual DIGI5+ 處理器,基本上跟 1D X 相去不遠。因此對於從事紀錄片或者是新聞攝影的從業人員,這一台具備 4K 24p 攝影能力的 1D C 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成敗與否,就靜待時間告訴我們吧。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ryanpoiu wrote:
不會更省
重新設計架構並且另開一條生產線
各生產各的
成本絕對會更高

況且市場上不乏動態靜態攝影的CASE都有接的工作室
所以以執業用戶為訴求的兼用機未來應該也有市場

我想CANON能佔上單眼市場龍頭的地位
配合高明的市場預估來出產品的本事有多高從市佔率可窺一二
他們應該也是覺得有利可圖才會這樣做的



或許會有較高的成本,

但我比較感覺像是在便宜行事,

這五樣東西錄影是真心用不到的說...

想省錢的製作公司等級顧客不會拿來兼著去拍照,

窮窮的小工作室也不會找這個價格帶的機種,

4K播放機種都還沒有普及,

我看有得等了,且屆時會有更具競爭力的4K機種,

或許未來5D4或5D5就是4K了,

上有C500, 下有5D3,

市場比較需要的應該是C700或C1000的吧~

我覺得這台難噢~~ ^^


batteryfly wrote:
大大所言實際,而且就...(恕刪)


其實小弟目前有點對C家感到惋惜
畢竟5D2可說是創造了高C/P值的專業錄影時代
但後來所發表的C300、C500、1DC感覺沒有延續那種高C/P值的優勢
坦白講小弟看過專人分析測試
就錄影部份N家的D800功能上都還比5D3的C/P值更高
(看清楚喔...只針對錄影...並不代表整體上D800比5D3好喔)

簡單說...錄影部份C家開始走頂端的專業路線
不復當年5D2那種高C/P值的驚豔
那麼如果同等規格和功能下要花差不多一樣的錢
使用者為什麼要選沒有比較便宜的Canon
而不用詹姆士卡麥隆都說讚的EPIC(聽說他一口氣買50台)
Canon這幾手還真是讓小弟不明白
odyseuss wrote:
EOSHD 那裡的分析也不是非常看好 1D Cinema,主要原因是規格不上不下,使得 $15,000 的定價顯得非常尷尬。1D Cinema 公布之後,5D Mark III 的錄影功能被閹割的原因就再清楚也不過。同樣的,為了不壓縮到 EOS C500 的市場,1D Cinema 的規格也必需做一些調整。個人是覺得 Canon 這種保守的市場區隔作風在數位相機領域也許成功(不過近幾年已經被 Sony + Nikon 壓的喘不過氣來了),但在電影攝影機這一塊,面對 Sony 這強大的對手,Canon 這種緩慢的步調不知道能取得多大進展。

回到 1D Cinema,dpreview 的分析我覺得很中肯,這一台另外的可能市場是 photojournalism,大家不要忘了去掉攝影的功能之後 1D Cinema 本質上仍然是一台強悍的照相機:1800 萬象素、35mm 全幅、12fps、dual DIGI5+ 處理器,基本上跟 1D X 相去不遠。因此對於從事紀錄片或者是新聞攝影的從業人員,這一台具備 4K 24p 攝影能力的 1D C 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成敗與否,就靜待時間告訴我們吧。(恕刪)




我覺得關鍵在"定位",

以一台錄影為主的機子而言,

"不夠強"的錄影功能卻搭配著雞助般"很強大"的拍照功能.

不僅在使用者購置付擔的成本上有矛盾性,

連市場劃分上都有待商確,


您提到的photojournalism或許會是未來可能的市場,

但這時候這市場的主流應該在2K,

因為他們仍是以拍照為主,4K的後製成本還很高,

以小型或單兵的作業型態或執業規模,會有成本考量限制,

其實以現在的1DX就能符合這個族群的需要了,


同樣的,話說在未來8K導入的時候,

那這photojournalism市場或許導入4K才有可能,

我說的定位就在於此, 4K還尚屬高階,

想省錢兼者錄影與拍照的業者們未必想花大錢去購入,

然後與FULL HD的同行來競爭.


以上是小小看法,還請指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