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eryfly wrote:
其實16樓講的不可諱言, 價格上有優勢,
但上述五大組件, 如果不包在內, 是否可以更省成本?
...(恕刪)
不會更省
重新設計架構並且另開一條生產線
各生產各的
成本絕對會更高
況且市場上不乏動態靜態攝影的CASE都有接的工作室
所以以執業用戶為訴求的兼用機未來應該也有市場
我想CANON能佔上單眼市場龍頭的地位
配合高明的市場預估來出產品的本事有多高從市佔率可窺一二
他們應該也是覺得有利可圖才會這樣做的
非想天 wrote:
所以若一樣要台幣約3...(恕刪)
ryanpoiu wrote:
不會更省
重新設計架構並且另開一條生產線
各生產各的
成本絕對會更高
況且市場上不乏動態靜態攝影的CASE都有接的工作室
所以以執業用戶為訴求的兼用機未來應該也有市場
我想CANON能佔上單眼市場龍頭的地位
配合高明的市場預估來出產品的本事有多高從市佔率可窺一二
他們應該也是覺得有利可圖才會這樣做的
batteryfly wrote:
大大所言實際,而且就...(恕刪)
odyseuss wrote:
EOSHD 那裡的分析也不是非常看好 1D Cinema,主要原因是規格不上不下,使得 $15,000 的定價顯得非常尷尬。1D Cinema 公布之後,5D Mark III 的錄影功能被閹割的原因就再清楚也不過。同樣的,為了不壓縮到 EOS C500 的市場,1D Cinema 的規格也必需做一些調整。個人是覺得 Canon 這種保守的市場區隔作風在數位相機領域也許成功(不過近幾年已經被 Sony + Nikon 壓的喘不過氣來了),但在電影攝影機這一塊,面對 Sony 這強大的對手,Canon 這種緩慢的步調不知道能取得多大進展。
回到 1D Cinema,dpreview 的分析我覺得很中肯,這一台另外的可能市場是 photojournalism,大家不要忘了去掉攝影的功能之後 1D Cinema 本質上仍然是一台強悍的照相機:1800 萬象素、35mm 全幅、12fps、dual DIGI5+ 處理器,基本上跟 1D X 相去不遠。因此對於從事紀錄片或者是新聞攝影的從業人員,這一台具備 4K 24p 攝影能力的 1D C 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成敗與否,就靜待時間告訴我們吧。(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