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一樣嗎 等待1DX的心情 .... 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


shunza1008 wrote:
也是一個心得 參考就...(恕刪)


看完,對我這個只是玩家來說,還是多等等比較好

不然bug等等,感覺上還不少

我有幸在朋友手上摸到這台
真的難以讓我不心動啊
這朋友真是在害我
不過這台的價錢真的讓我完全不可以靠近
買1DX 那麼有沒想到便宜得1D4丟出來
看到這一篇
肯大的意思是說
如果用久了 對焦跑掉了
因為沒有螺絲釘 所以只能夠軟體修正嗎??

不過現在的1D系列
就算有螺絲定的設計
要調焦時 工程人員還是用軟體調
所以在下不太清楚 自己調整螺絲釘會變成是重點選項嗎

另外這機子是不是只會影響婚攝者婚白色婚紗?
還是還有其他高光的影響呢?

因為小弟不拍婚紗
不知道還有哪些景要注意的??

謝謝大家的回覆囉

shunza1008 wrote:
也是一個心得 參考就...(恕刪)
我認為高光的問題不是大問題,那應該只是拍攝方式跟調整模式的不同,習慣就好...

感光元件的進步,一般都是寬容度越來越大,色彩範圍越來越廣.螢幕顯示的色域範圍跟不上,與其它色彩管理的問題,才會有顏色 曝光等等的相關問題.


K大那篇討論對焦副反光鏡的文,我覺得1DX就是砍掉重練,代表更可以買~有預算就買,別想太多....
早買早享受囉!等你的開箱文拉!
入手前
不應該去搜尋使用意見的
果然搜尋到BUG的軟體問題
唉..真的不知道要不要衝說

winner-hohsing wrote:
早買早享受囉!等你的...(恕刪)

aloystsai wrote:
看到這一篇肯大的意思...(恕刪)

您要先從大兔機身DIY調焦 – 完整解說
Kent的準焦標準 - 經驗談
在知道KENT的摽準在哪!

一就連鏡頭部分KENT大也自己動作去調鏡頭,機身使用的偏移部分也都是一次拍攝數目就要校正,就像對待儀器態度一樣。



高光細節個人覺得KENT這部份觀念似乎和小弟所認知有所偏差。


會有高光細節,表示這個亮度區塊,仍在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之內。
D3X 動態範圍測試





假設動態範圍很大,就可以看到呈現更多階層的表現,超過其動態範圍,就可能出現純黑或純白狀況。
所以如果大兔的高光顯現更多細節階調,那麼相對來說,暗部很容易變成純黑,表示他是整個動態範圍往高光偏移,否則就算暗部也應該和亮部一樣具有層次與細節,而不會變成純黑。

所以其實1DS那個時期等於類似後面機身HDR作法,移動原本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往高光區塊移動,使得高亮度仍可以呈現細節差異,但相對也犧牲暗部部份。



另外可以參考Canon 5D Mark III vs Nikon D800: Dynamisch bereik


diffusionless wrote:
您要先從大兔機身DI...(恕刪)



支援RIT的老Canon機身

不會因為有了高光細節... 而喪失了暗部層次(不會導致暗部更暗沉)


RIT只是一種機身的演算法...可以呈現出更多的高光細節


並不是你說的那種HDR 或是 犧牲暗部..提昇亮部的處理方法



只是...現在的Canon新機款機身...放棄了這種處理引擎


為何?

可能現在的Canon全心全意在於更高的ISO純淨度

放棄了之前優異的RIT處理方式


因為多數的消費者只比較高ISO

少數的才會去比較高光細節
肯大前輩
想請教高光除了在婚攝比較會遇到外
大概還有哪些場景比較需要高光細節呢
感謝
kent406406 wrote:
支援RIT的老Can...(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