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問個6D觀景窗97%的問題

熱血熊寶貝 wrote:
不過前面wonly回答的更詳細
直接貼列表出來
真不知道你口氣在差什麼(恕刪)


請參考樓上在下回應的第一項,我想樓主的[Canon一向都有100%]說法,可能會引起部分Nikon愛好者的不悅

熱血熊寶貝 wrote:
所以對一般使用者而言
差這幾%根本沒差吧?(恕刪)


請參考樓上回答的最後一項.
熱血熊寶貝 wrote:
先謝謝你回我不過前面...(恕刪)


我不是高手,所以我非常注重觀景窗是不是100%。

構圖又不是只有井字圖之類而已,有的時候還要找消失點、延伸對角線等等。
而不到100%的觀景窗,常是拍了以後才知道原來對角線沒抓準。
導致每次構圖還要借重LCD螢幕來看來構圖。
也因此,我的500D除了拍人拍即時會動的以外,我不會使用它。
尤其是在拍晨昏風景時,我只乖乖的看螢幕,不看觀景窗,因為會有誤差。

我想一樣是打著平價FF稱號,D600就可以給100%,為什麼6D不行?
板上一堆所謂老手(是打鍵盤打得很老了嗎?還是真的高手中高高手),說什麼抓一下就好。
抱歉!一台也要價好幾萬,別家別牌都可以100%,為什麼不能要求C家也如此呢?

如果可以拿屠龍刀殺敵,又何必要空手奪白刃呢?
高手當然可以摘葉傷人,但拿到利器不是更好嗎?


jenhoxen wrote:
請參考樓上在下回應的...(恕刪)

請看清楚我問的文章
我哪裡有說Cannon都是100%....

我是真的不懂 以為一般相機都是100%
然後這次6D出了個97%觀景窗 所以才被拿除來砲

因此才問說
"cannon一般相機 都是100%吧?"
這是疑問句
不是陳述句

不過這些知識還是要有問才有得拉
不然一般人哪知道觀景窗幾%是在幹麼的...
再說 就算沒有100% 是能影響多少構圖??
真的影響到 不就進電腦裁一下就好了
yen0320 wrote:
我想一樣是打著平價FF稱號,D600就可以給100%,為什麼6D不行?

不是6D不行
而是Canon研發團隊(或行銷團隊)根本就不想給6D有100%的觀景器

不然我也可以問你:
一樣是打著平價FF稱號,6D就可以給內建Wi-Fi和GPS,為什麼D600不行?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熱血熊寶貝 wrote:
請看清楚我問的文章我...

再說 就算沒有100% 是能影響多少構圖??
真的影響到 不就進電腦裁一下就好了(恕刪)


呵呵~~不要太在意啦!

當年視野率之所以被當作[專業指標],主要因為拍的是底片,尤其是幻燈片.影像並沒有進電腦修飾過再呈現的機會,赤裸裸的把構圖的成果(功力)展現給世人.

幻燈片又分為上夾和不上夾,上夾會吃掉3%的畫面.

職業人士拍攝的幻燈片最後多半用於印刷(要拆框掃描),如果框一拆了雜物跑出來被掃進去,事前美編不知道沒做裁圖指示(用描圖紙貼附畫線),事後又疏於檢查的話,攝影師一定會被人笑話(構圖草率),這對重視聲譽的職業工作者是莫大的恥辱(其實是被相機或製作流程害的),因此能用100%視野的相机最好.

而業餘人士拍幻燈片是為了欣賞,一般都會夾框,框一夾本來構好好的圖平白無故不見了一圈,對要求嚴謹的玩家反而造成困擾(不當裁切亦是一種恥辱),因此像徠卡一類機身從未做到100%,反而把力氣用到放大率(好對焦)上.

再普通一點的大眾使用者大都拍負片,以前4x6相片還不普及的時候,3x5相片一cut下去,10%邊緣都不見了,構圖太滿反而是問題,所以從前業餘型號視野有92%就及格了,Nikon也有一堆93%的機種.

熱血熊寶貝 wrote:
看了列表才發現 我自己用的550D是95%
就算到了5d2也沒100%

所以對一般使用者而言
差這幾%根本沒差吧?...(恕刪)

有差, 我拿40D常常拍到一些預料之外的東西, 5D2就不會拍到這些

diffusionless wrote:
放大率不是固定!只要...(恕刪)


要這種放大法裝個垂直觀景器不是放更大

這些小東西我都玩過了,反而比沒裝難用

我的意思是放大率各家都到頂了,無需再著墨

反倒是放大率卻少有長進,D4是0.7X,1DX是0.76

APS片幅小自然放大率容易做大,7D 1X對我在拍鳥上就有幫助,能再多一點更好

至於FF 100%的視野率+1X以上的放大率,這是我所期待(雖然遙遠),請明察
不管你是95% 97% 還是110%
也不管你是新手老手, 機器拿到用一陣子就習慣了
旁邊看不到的那一圈
USER會靠經驗自動"腦補"....

早期在旁軸上通常會做超過100%再加上框標出100%的大約位置
而且會有重疊的兩個框(修正旁軸機觀景窗因距離造成的構圖誤差)
不過依然是"純參考"
印象中
中片幅毛玻璃上也有這種設計

廣播級或電影攝影機的觀景窗或外接監看螢幕
都會多出一個邊框用來標示實際錄下的畫面尺寸, 超出部分讓攝影師構圖參考
這設計對錄影幫助很大, 但平面沒啥用處~

對平面來說,那個3% 5%邊邊角角
"看的到卻拍不到" 和 "看不到卻拍的到"
你覺得哪個問題大?

個人使用上
亮度和放大率才是重點,
用慣五菱鏡再回頭用消費機會覺得快瞎了

jenhoxen wrote:
1. 100%視野率...(恕刪)


Olympus OM1 我有拆過

五稜鏡真的好大一顆~

jacky000732 wrote:
要這種放大法裝個垂直...(恕刪)

請問是怎麼難用?

有些人會再裝眼罩就會在更大些。
通常是也只有手動對焦會使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