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蠢問題..如何在m模式下固定光圈跟快門後保持相機測光+1EV?附圖


zakkwang wrote:
sony的A99、R...(恕刪)

wow ,真的阿。

很直得考慮的機器,不過實在太高貴。

真希望 E-M5 的 firmware 可以改,明明有 M + auto-iso,就是沒曝光補償。

josephyen wrote:
wow ,真的阿。
很直得考慮的機器,不過實在太高貴。
可能是新出的機種才會跟進吧
真希望NEX、RX100也有機會透過韌體更新取得這項功能
zakkwang wrote:
可能是新出的機種才會...(恕刪)


之前用 NEX 最不能接受的是,要半按快門才會測光,也才能看到光圈、快門、感光度(若該項目是自動的話)。
所以如果我用 A + AutoISO,我要一直半按快門才能知道 ISO 值和快門速度是否在我接受的範圍,或有進一步最佳化 ISO 值與快門速度的空間。

這在新的 RX1, A99 是否也有處理了?


josephyen wrote:
之前用 NEX 最不...(恕刪)


用過A55/A99 測光都不需要半按快門

taiwan23175 wrote:
如標題所問機身為Ca...(恕刪)

M模式只能拍包圍曝光!
josephyen wrote:
之前用 NEX 最不能接受的是,要半按快門才會測光,也才能看到光圈、快門、感光度(若該項目是自動的話)。
所以如果我用 A + AutoISO,我要一直半按快門才能知道 ISO 值和快門速度是否在我接受的範圍,或有進一步最佳化 ISO 值與快門速度的空間。
NEX跟DSLT都不需要半按快門就會進行測光

NEX沒有M模式auto iso
也不能自訂auto iso上下限(16mp機種內定上限3200 24mp機種內定上限1600)

若用A模式+auto iso,快門速度會隨構圖即時顯示偵測結果
iso值不會自動顯示(看到快門速度低於安全快門或閃爍就是超過auto iso上下限)

同樣的,若用S模式+auto iso,光圈值也會隨構圖即時顯示偵測結果
iso值同樣不會自動顯示(看到光圈值數字閃爍就是超過auto iso上下限)



A99情況相同,只是多了M模式auto iso功能
在M模式+auto iso情況下,看到iso值閃爍也是代表超過auto iso上下限

非得要看到iso數字的話,就要半按快門才會顯示了(未按快門只會顯示"iso auto")
半按快門彈指間即可完成的動作,我是感覺不出什麼困擾
畢竟真有需要再進menu修改自動項目限制條件所花的時間,會比半按快門這個動作多好幾倍

況且,真想快速檢查場景中各處偵測值差異,也可以把"含快門的AEL"選項關閉
之後保持半按快門,顯示測光結果自然會與構圖即時連動,一次動作就可完成複數主體偵測

zakkwang wrote:
非得要看到iso數字的話,就要半按快門才會顯示了(未按快門只會顯示"iso auto")
半按快門彈指間即可完成的動作,我是感覺不出什麼困擾


既然已經隨時在測光了,為何不乾脆全時顯示 ISO。多按一個鍵才能顯示 AutoISO 猶如 Nikon 四位數跟三位數的等級區分。

有時候需要觀察著 ISO 來調整快門或光圈,譬如說快門 1/30 ,我覺得太慢想往上調。若是 AutoISO 可以全時顯示,我同時可以看著 ISO 值跟快門,來往上調整快門,直到我覺得是 ISO 值和快門速度的平衡點。調整光圈也是比較能找到 ISO 與光圈值的平衡點。

josephyen wrote:
有時候需要觀察著 ISO 來調整快門或光圈,譬如說快門 1/30 ,我覺得太慢想往上調。若是 AutoISO 可以全時顯示,我同時可以看著 ISO 值跟快門,來往上調整快門,直到我覺得是 ISO 值和快門速度的平衡點。調整光圈也是比較能找到 ISO 與光圈值的平衡點。
既然auto iso開放自定上下限
也等於是user自己決定了這區間內都是可接受iso
(當然,NEX沒M模式auto iso,又不給調auto iso上下限就很討厭)
想隨時調整iso+快門+光圈,那...不如就用M模式吧
就sony的設定邏輯來說,我個人是覺得沒啥問題,沒碰過困擾

當然,全時顯示偵測出的iso值我也覺得沒啥不好沒啥不可以
反正各人用法不同,總是有需要的人吧
zakkwang wrote:
既然auto iso開放自定上下限

其實 M + AutoISO 狀況下,自定 AutoISO 的上下限就完全無意義,這功能可以完全拿掉。

當光圈、快門、曝光補償三者都指定的話,也等於決定 ISO 了。相機所要做的就是顯示 ISO 值,讓使用者自己去決定要調整光圈、快門、曝光補償哪一個去降低 ISO 值。

zakkwang wrote:
想隨時調整iso+快門+光圈,那...不如就用M模式吧


M: 控制 光圈、快門、ISO
M+AutoISO: 控制 光圈、快門、曝光補償

這兩種模式都可以完全控制相機的曝光,但多數情況都是後者方便。當環境改變時,大部份的人會希望曝光補償固定,而不是 ISO 固定。

但如果用後者,全時顯示 ISO 就相當重要。這樣才能讓使用者快速的調動光圈、快門、曝光補償,去跟畫質取得平衡。畢竟用前者的話,曝光尺也是全時顯示的,如果要半按快門才顯示曝光尺大概會搞瘋一堆人
josephyen wrote:
其實 M + AutoISO 狀況下,自定 AutoISO 的上下限就完全無意義,這功能可以完全拿掉。
除非廠商開放的全部iso值都是user認定的可用iso值(現實面顯然不是如此)
否則自定auto iso上下限當然有其意義

josephyen wrote:
M: 控制 光圈、快門、ISO
M+AutoISO: 控制 光圈、快門、曝光補償

這兩種模式都可以完全控制相機的曝光,但多數情況都是後者方便。當環境改變時,大部份的人會希望曝光補償固定,而不是 ISO 固定。

但如果用後者,全時顯示 ISO 就相當重要。這樣才能讓使用者快速的調動光圈、快門、曝光補償,去跟畫質取得平衡。畢竟用前者的話,曝光尺也是全時顯示的,如果要半按快門才顯示曝光尺大概會搞瘋一堆人
我也很常用M模式+auto iso
但沒顯示iso值我同樣可以快速調整光圈、快門、曝光補償
當然,我也沒被搞瘋

畫質平衡? 平衡的標準是什麼? 是要平誰的衡? "平衡"本身就是個很吊詭的辭
就我的使用標準來說,所謂的畫質平衡區間就在當初設定的auto iso上下限裡
在此區間內都叫畫質平衡

只要資訊足夠讓我判斷曝光是否足夠或過度即可,多出來的,對我也沒啥幫助

PS:話說全手動M模式就可以達成控制光圈/快門/曝光補償了,不需要auto iso
因為此時的iso調整就是實質的曝光補償
當然就可以隨時看到光圈值/快門值/iso值/測光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