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wer0921 wrote:
為啥開大光圈嗎? 我想..應該是..可以降低雜訊以及縮短曝光時間吧...我有試過F4,可是慘不忍堵..
用1.8F 就乾淨了許多...!! ISO開高必定是..雜訊滿天飛呀...不知道我的認知對不對。...(恕刪)
說對也不對...
光圈大小跟雜訊沒關係,雜訊跟曝光時間跟ISO高低才有關係
你試過F4慘不忍睹,你是用什麼模式?
如果是M模式,我不知道如何F1.8調到F4會慘不忍睹,大不了就是更暗一點,因為EV少了4級
ISO開高,基本上500D到ISO800都還算堪用吧...
而且就算是雜訊,回來用軟體掃一下也不是什麼難事吧.......(直出控?
你的照片,都只有中間那塊區段是清楚的,看你的設定照理是應該出來這樣的成像
中間清楚的區位就是你對到的焦平面,F1.8造成景深很短,就如你拍出來這樣
如果如上面大大說50/1.8這顆最遠對焦約10M(我查不到規格),10M之後就是無限遠了
應該是你對的路燈還不到10M
我也覺得很奇怪,在山區裡面要找個無限遠對照物這麼難喔
隨便找顆遠方的樹或住家的燈,目視大概幾公里外的,BB之後就開到MF,就是無限遠啦
更簡單又精準的,開LV對焦放大,MF幾公里外的目標物,對到之後就是無限遠了
給你參考...
Arower0921 wrote:
最近剛好是螢火蟲的季節,所以也去拍了好幾張回來,不過卻發現有關於手動無限遠的問題,上網找了一些答案,並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其實我也不知道啥是最好的解答) 所以po了這一篇文章,請各位大大幫忙解答。以下是昨天拍的...先說一下我的器材 canon 500D & 50MM F1.8,當天是直接打路燈來對焦,對完之後轉回MF處。先來看一張
ISO 800 曝光40秒 光圈F1.8
ISO800 曝光35秒 光圈F1.8
ISO800 曝光35秒 光圈F1.8
【回家後發現後景是糊的,是不是代表沒對到焦點呢..?】
另外也有拿嘗試拿手電統對焦【備註:我朋友拿著手電筒有加紅色玻璃紙,然後我對著他手上加裝紅色玻璃紙的手電筒】,不過後景也是糊的,我在猜想是不是相機到手電筒或者路燈,是不是要有一定的距離呢? 這距離又該抓多遠?
【這是在另外一個地點拍的,不同一天】
ISO 800 曝光45秒 光圈F1.8
ISO 400 曝光30秒 光圈F1.8
這個也是打路燈對焦,只有中間清楚,後景也不行..一樣是無線遠!!
不知道是不是品種的關C,螢火蟲的亮點不太一樣,一樣都是F1.8拍的。
白平恆都是自動,這些照片都沒疊圖
【另外這是canon 17-40 F4L USM 拍的】
ISO 3200 曝光40秒 光圈F4
這張燥點好多,大概是因為ISO 3200吧,不過後景也沒出來..一樣有調無限遠
不好意思各位傷眼了...
有使用無限快門..總結就是....如何螢火蟲帶後景? 如何調50MM F1.8 手動無限遠..來帶後景..
謝謝...
【不解釋....的需知】
◆賞螢需知
(1)近螢觀察時應將手電筒熄滅。
(2)月圓和大雨的夜晚都不適合觀螢。
(3...(恕刪)
基本攝影原則
你要開1.8就別指望前後景都輕楚
焦平面就那麼薄沒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