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3 曝光不足? 暗了2/3 - 1 EV (5D3 跟500D 對照圖)

這不應該叫做曝光不足吧?
應該是說測光的計算不一樣才對,建議改一下標題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建議鏡頭、光圈、焦段、ISO、快門、光圈都用一樣的值下去測
http://flickr.com/photos/bennylee/
因為24比較廣...
500D用17算是28mm

因為24整張照片高亮度部分比較多,相機就會自動 (亮+暗)取平均亮度

你可以試試把焦段轉到換算後是相同的再測一次,我想就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kramela wrote:
終於入手5D3了, ...(恕刪)


我也是500D升級5D3

我也發現5D3曝光和500D比起來偏低,兩者曝光差約2/3格,所以你的機器是沒問題的.

不過我感覺5D3的曝光比較接近實際場景的亮度,比較能反映實景的氛圍.

看了大家的回答,收獲良多,01真是好地方
糟糕,我拍了6年多的數位照片了,從來都不作測光動作的,從第1台400D,第2台40D和後來的5DII和5D3,都一樣一律不測光就直接拍了,還管它甚麼單點測光、權衡式測光還是中央偏重測光或蜂巢式測光。

任何不同機身,都沒有感覺甚麼差別呀!拍出來偏暗,就把快門速度調慢,拍出來過亮,就把快門速度提高就行了。

須知,相機無論用甚麼方式測光,都不一定是準確的(曝光量指示在中央位置),會隨著測光區域場景的顏色或明暗度不同,使得反射率不同,相機就會測得不同的EV值。

例如,AV模式,光圈固定,您站在同一個位置對著眼前的被攝場景測光,記下它的快門速度,然後向左或向右移動一下再測,您將發現快門速度的變化,尤其以單點測光最為明顯。

在底片機時代,因無法看到底片曝光結果,單眼相機才發明各種測光方式,讓使用者選擇不同場景搭配的不同測光方式(範圍)儘量測得正確曝光的EV值。如今,數位機即拍即看結果,測光根本是多此一舉的動作而已。

您先測光(假設曝光量指示在中央位置),拍了第一張照片,太亮或太暗了,是不是要調整快門速度作曝光補償?拍第2張前又得把曝光量指示調回到中央位置再測光,發現拍得照片太亮或太暗了,又要調整快門速度作曝光補償動作?像這樣每拍一次照片就先測光(每回都得把曝光量指示調在中央位置),然後作重複的曝光補償動作。

您認為5D3的測光都不足1格,然後您將機身的曝光量指示放在右邊+1的位置,您是否以後拍照就這樣在拍?不作曝光補償了(因為您認為要補償+1格才正確),還是放在這個位置拍了照片,發現拍得照片太亮或太暗了,還是得作曝光補償動作?

無論曝光量指示表調在甚麼位置,拍得照片後,發現曝光不準(過度或不足)都得作曝光補償動作,那麼,大家所謂的測光動作到底是甚麼呢?又是如合作測光的?魯獅我一直想沒有耶!

曾經聽一位同好說,他拍的照片回去後,都要作影像後製調整照片才能看,我問他後製甚麼?他說很多照片都要調過亮度,照片有的曝光準確,有些曝光不足,有些會過曝,不作後製調整能看嗎?他還強調,他都有先測光,我問他怎麼測,他說他每次都有看那個曝光量指示在中央位置他才按下快門拍照。

原來他所謂的測光是要保持[曝光量指示在中央位置],因為他有時會誤動了調整鈕,曝光量指示會離開中央0的位置,所以無論使用AV,TV或M模式,他都在拍照測光時作調整,讓那曝光量指示永遠保持在中央0的位置,才叫測光OK,請問這種動作能稱為測光嗎?

樓主認為5D3的曝光不足2/3 - 1 EV,是否以後測光都要讓機身的[曝光量指示在+2/3~+1的位置],才能拍得曝光正確的照片?

魯獅我個人的數位拍照方式:

拍照前是完全不看那個[曝光量指示表在]啥位置的,AV模式(光圈設定視場景和效果需要決定f值),先拍第一張照片在相機螢幕檢視,常常第一張就是正確曝光的照片,然後轉到M模式(光圈和快門速度調整如AV模式時的值)一路拍下去,改變拍攝方向或換場景時重新再試拍過。

為什麼要轉到M模式?因為若稍微改變一下相機的位置,相機的測光系統會隨著測光區域場景的顏色或明暗度不同,導致反射率不同,相機就會測得不同的EV值,但當時陽光對該場景同方向的光線卻是完全不變的。

若發現曝光不準,就依黑減白加快門速度的方式作曝光補償動作,Canon機身的曝光量指示在中央位置為0,向右是增加曝光量=是降低快門速度;向左是減少曝光量=是提高快門速度。通常第2張照片就能得到曝光準確的照片了,最多第3張,一定有滿意曝光值的照片。

您說,魯獅我這種不作測光動作的拍照法,是否節省了測光動作的麻煩,也甭管用的是啥測光方式?拍照是一種愉快的事情,能夠越簡單快速不是越能愉快地完成拍照工作嗎?

但是拍底片,尤其正片寬容度窄,不容許超過半格的曝光誤差值,就不得不作測光動作了,當時魯獅為了確保每一張照片都能曝光準確可以提供掃瞄分色使用,為了節省底片,完全不用浪費底片的包圍曝光方式;為了省略曝光補償的麻煩和惟恐補償不正確;更函蓋了鏡頭因素比手持測光表更準確,於是自創了一套比科達18%灰卡誤差率更低、更便宜、使用更久且更容易攜帶使用的灰布補助測光法,這套13%灰布測光方式讓我在3~4年間每個月都得環島一圈,拍攝4~6本圖書插圖的數百張照片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張正片因曝光太離譜導致無法滾掃使用,非得前往重拍的記錄,其實重拍不但增加油錢、過路費等成本,還會影響到該期刊出書的檔期,根本是不允許的。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D800 vs 5D3同一問題; 在同樣iso / aperture / shutter speed, 5D3 有比較 under....

捌兩金 wrote:
看來要在曝光補償都常...(恕刪)

此刻5D3的權衡會告訴機身..."人臉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有任何一區是過曝的!!細節細節!!!"
-------------------
沒錯
5D3拍的照片基本不會有給你任何過曝的部位
我自己用5D3這些個月的感想也是如此
反倒是百位數機身過曝的就隨便給你過曝
我想應該跟5D3為專業機種有關
設計理念跟百位數機身並不一樣
過曝的畫面救不回來
稍微暗一點卻能保留所有細節並可調整亮度來加亮也不怕才是重點
這也是為什麼5D3上面沒有場景模式(什麼煙火模式什麼雪地模式)
或是其它附加電子功能(什麼魚眼什麼微縮模式)
因為越是專業的機種越是要把最大限度的後製權利交給使用者決定
所以越是專業的機種越是要保留畫面中所有的細節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看起來...很解毒...一台這麼貴要好好利用@@
話說大大升級真羨慕@@
捌兩金 wrote:
看來要在曝光補償都常...(恕刪)


捌兩金大你描述的傍晚跟室內的測光狀況跟我的經驗很相似

看來機子真的是沒問題囉

謝謝大大的回覆讓我更了解我的機子


benny wrote:
這不應該叫做曝光不足...(恕刪)


大大你好, 謝謝你的回覆

的確單看照片你可能會誤會當時現場的光線有可能是比較接近5D3 拍出來的

可是當時已經是大白天, 陽光照射下光線十分充足

500D 拍出來的光度大概就是當時的光度感覺

或許讓我今晚補上曝光分佈圖好讓大家評價曝光吧

謝謝!


loyanzi wrote:
因為24比較廣......(恕刪)


謝謝大大的意見

大大你說的是有可能的, 在24mm vs 27mm 構圖只相差十分少的情況下, 曝光相差了2/3-1級 好像有有點說不太過去

但也很感謝大大的回覆! :)


jameshsieh4642 wrote:
我也是500D升級5...(恕刪)


謝謝大大的經驗分享

看來機子的特性的確如此

那我應該就如捌兩金大所說的拍攝方法去拍就可以好好的使用這機子了

畢竟我只是怕買到機王

現在可以確定機子是沒問題的囉

就等某天我覺得經常要加曝光度2/3太麻煩時再拿去佳能幫我調整AE Microadjustment 跟 FE Microadjustment 到 +6/8 吧

謝謝大大的指教!


yusy wrote:
看了大家的回答,收獲...(恕刪)


的確! 大家熱心的回覆真讓小弟獲益不少!


魯獅 wrote:
糟糕,我拍了6年多的...(恕刪)


魯獅伯伯, 非常感情你詳盡的回覆

我也希望有天能夠達到大大的境界, 拍那麼多的好照片


avbee wrote:
D800 vs 5D...(恕刪)


原來會這樣, 這我沒比較過不清楚

非常感情大大提供這信息!


taiwan23175 wrote:
此刻5D3的權衡會告...(恕刪)


謝謝大大的回覆!

看來的確是這樣, 小弟要好好習慣高階機身的特性了


謎漾晃晃 wrote:
看起來...很解毒....(恕刪)


謝謝大大的回覆

拍攝原文的照本意是希望比較曝光

所以所有圖都是直出沒有調整曝光補償,白平衡跟色調, 而且在構圖方面是盡量貼近生活隨拍, 以比較在一般生活題材下, 兩個機身的曝光傾向

畢竟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 拍出來傷了大大的眼睛, 真的十分抱歉!

可以的話可不可以請大大PO 圖來指教一下, 好讓小弟多多學習!

謝謝大大!
兩三年沒碰單眼相機了 ^^

基本上相機不會沒事拍出太暗的照片 都是設定的問題

上面看到你提到的設定 似乎都沒有說道測光模式

測光模式沒設定對 拍出來可能會比自動跟場景模式還要爛

設定對了應該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