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跟對拍照的熱情有關 樓主沒有當初剛買單眼的拍照熱情了 所以覺得相機太重??

我手上有5D2+數顆L 也有初代NEX5+24ZA 之前一直想把5D2出掉 但去了趟日本 兩台都帶(還帶了兩個小孩 2歲及4歲) 兩台都拍了不少照片 回台後就改變主意不賣了 全福+L還是有其獨特的發色及透視感 是APSC的NEX系統所沒有的

NEX+24ZA 不是不好 很銳利 廣角+大光圈也可以拍出很立體的照片 但在某些室內的場合 Sony NEX的顏色真的很奇怪 好鏡頭的選擇也少(看來看去就24ZA 看得上眼)

allenburnett wrote:
恩 他真的跑錯地方了...(恕刪)


只能說現今的Zeiss跟以前的還是有點差距....
就算是E-mount那個24/1.8跟現今在賣的ZE 鏡比較除了銳度只能說沒甚麼特色...
ZA24/1.8一出來第一天我就買了只是因為那時候E-mount沒有大光圈的鏡頭,後來35/1.8OSS發佈後我就賣掉了
不能說耶個24/1.8不好只是我覺得他真的不值那個價錢, 想要那個Zeiss的味道還是買手動的比較好...

我本來隨身機都在用NEX7,NEX6也有一台不過全賣掉了,特別是本來樓主在用5D2, 真心說一句從全幅用回APs還有單眼換回小型微單, 不論畫質跟操作以至機身反應不是那麼容易就接受到的....

WJCH wrote:
用 5d2 +24-...(恕刪)


NEX 5R含16-50鏡頭才2萬元, 看起來也不錯在買個50MM定焦,
先玩玩再來出清5D2.
百年榕樹, 千年九芎, 萬年七里香.

Hdesign wrote:
NEX 5R含16-...(恕刪)


我是比較想推你入nex-6的說....價格與性能在5與7之間取平衡。

操作也比較偏傳統式單眼(有獨立轉盤)
就像本來你每天都在吃便當,突然有天娶了一個很會做菜的老婆,每天都有很好吃的,口味也慢慢改變了。也許偶然會想到以前吃便當的日子,不用做菜吃完了也不用洗碗,所以偶然也會吃一下。但是如果某天你老婆說以後不做菜了,回到每天吃便當的日子。。那不是那麼容易就習慣的。以前覺得好吃的東西,後來吃慣了更好吃的,以前覺得好吃的現在不一定覺得好吃,有些事情習慣了後是回不了頭的。。
如果樓主預算夠!!

小弟想推一下下RX1!!

雖然它不能換鏡頭!!!!
菜頭海輸L鏡,結果魔性之眼只小輸一點,基本上看到這邊你就可以跳過不用看了,不要浪費時間吸收這種沒有用的資訊。所謂的魔性之眼,也不過是43裡面比較好的鏡頭,還是被NEX打,感光元件吃虧太多,我用了一陣子43之後就轉NEX了。

你如果預算夠,用RX1還是比較好的,只是35mm看你能不能接受,預算少一點,用NEX真的是兼顧了體積跟畫質,可以接受定焦鏡的話,不然也可以等GR看看。
好多人再捧全幅...是很強 畫質讚 功能屌沒錯............
連帶都不想帶出門.........那它就只是垃圾!!!! =..=
想輕便就換唄@@ 我只要出門 不管做任何事 就算沒要拍照..NEX7+24蔡 一定會放包包 小小一台....
allenburnett wrote:
人工螢石說穿了只是仿螢石,在怎高仿也不可能完全於優於真正螢石之上
...(恕刪)



1.L鏡本身是根據各自光學設計考量,本身和螢石並無直接關係。


2.人類是因為天然寶石稀少,才會給予高度價值,但是光學物理特性來說,都是使用人工合成,才能免除天然成長環境會有較多雜質缺陷,這個也是天然寶石價值鍵定方法,也就是雜質越少的寶石越高價,但無雜質就無價值,因為只有人工合成才做得到。


其他系統FLD SLD ED等則是屬於FK系統特殊低色散,通常也是添加大量氟化鈣(螢石)等,在於改善螢石本身機械性質。
可以參考30mm F1.4 Art 新版來了!



3.ZEISS在光學上,本身當然是根據各種需求推出各種產品,在光學上功力是無庸置疑。
只不過,當起始點不同時候,就很難突顯其差異之處。
底片機:徠卡能比得過低端中畫幅嗎? 也是類似道理。
不管感光元件畫素有多少,但鏡頭投影真實畫面是感光元件尺寸所限

也就是即使看起來畫面是一樣,但實際上畫面放大率是不一樣。
Hdesign wrote:
5d2 + 24-1...(恕刪)


其實想想自己拍了照
是拿來幹嘛的!

一、一天到晚跟人比畫質、比解析度、比白平衡、比雜訊,還是一天到晚放大100%看上述諸項,
一有輸面,就反側難眠!

二、記錄生活、環境的種種,有中上的畫質、解析度等等就可,
享受拍照的過程、生活痕跡,大於那絲毫差異的計較

其實,要用那個器材
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役物,或役於物
只有你自己決定!

注意,
買最高檔的器材,也可以達到「役物」的境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