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再注意研究就會發現

機身其實一點都"不貴"

看看如果你需要或想要用的全幅用鏡頭

那才叫做硬...

越貴的越硬

而且很多人想要

不過最近我也注意到不論是6D 5D3 1DX

水貨還逆向漲價勒!

沒必要不要碰這個

大錢坑!

而且不會有覺得"已經買齊了"的一天存在!



FF就像是汽車裡的高級車
高級車都降價的話
那和低階國民車有什麼差別
完全沒有區分性了
你希望每個人都人手一台FF
然後一點差異性都沒有嗎?
下面這幾款FF不要說跌價
沒有漲價就阿彌陀佛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FF的核心為CMOS image sensor
這可比APS-C大很多
SONY好像沒有12吋晶圓廠
只有8吋



以這張SONY的一片晶圓可以產出的image sensor的大小來看
只可以切割出43個FF的sensor
其他的size
如APS-C可就多了
有98顆
多了一倍以上

一片晶圓成本為固定
看製程
台積電的8吋代工成本約1000美金
SONY沒有台積電cost down的本領
成本更高
算2000好了
那一片FF image sensor成本就高達NT1395
再來就是量率了

die面積越大
量率越低
因為同樣的製程
一個壞點
可以產出就從43變成42
良率就少了2%以上
APS-C只少不到1%

台積電的製程能力算好的
SONY的良率沒有TSMC利害
而且image sensor又不好做
最近這幾年來才做的出來
良率一定更低

Canon的fab比SONY的更差更舊
FF的sensor成本更高
Canon的成本可能有2~3000以上

當然
後續還要有封測
成本也會增加

FF的問題在技術上
量產還沒幾年
而且這種少量的製程
要花更多時間tune recipe
量率可能不好看

技術與量率都不好
要降價以日本人的個性
還是賣方市場
目前Canon/Sony等極少數fab做
Nikon一堆廠還是要SONY提供
怎麼可能會便宜???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FF的核心為CMOS...(恕刪)


很專業的說明!
供需問題而已,

可以去看Sony 的RX1現在的二手價是多少....
以前Canon就有白皮書說明,裡面記載當時FF的成本是APSC的17倍以上(單指sensor)。不過雖然FF sensor比較貴我依然認為FF高價是廠商刻意維持的結果,SONY已經開了第一槍,哪天三星也出FF了就有好戲看了。

無賴漢 wrote:
酸味十足我又不是靠相...(恕刪)


抱歉吼,是您先請我吃檸檬的哦,
單純討論現象也能酸
我覺得你沒認真找機子耶

D700水貨我買33000>兩萬初的快門

5D2四萬以下快門三萬多的也一堆阿

賣機子的站多逛!!每天都逛~~在某個時間點一定會遇到!!

rogerkuo2001.tw wrote:
FF的核心為CMOS...(恕刪)


+5分,感謝大大精闢的分析,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