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再怎麼小,如果與日方認定不同,會在出關時卡住,反而覺得心煩。
電話充電器、相機充電器、後備電源等這些東西,都是有點重量東西,背久也是個負擔。
衣物不用帶太多,可以住有投幣式洗衣機的飯店,100日元洗好兼脫水,
日本空氣很乾燥,一般衣物一晚就會乾,如果怕不乾,再加個烘乾機烘一下,
一般飯店有提供浴衣(?),確認一下有沒有提供,有的話也可以省起來不用帶睡衣。
自己的出國隨身裝備部分(以最近一次來說),
5D3+24-105、CPL、IPAD、手機、所有的鋰電池(相機用*2、行動電源)+相機內袋保護
筆記本(行程規劃與記錄)+其他小物(錢包、護照、保溫杯有的沒的)+背心(預防突然變冷)
大約這樣,加上背包(可防小雨)本身就有0.6公斤的重量,整個就很實重啊..(只有半滿)
上飛機時習慣放腳下,不想放上面行李槽的原因是怕拿的時候失手(看起來不大的東西就會容易忽略重量而手滑)
其他不重要的東西就丟行李箱了,越晚託運行李,就越早領到行李箱,
個人覺得背重物與等行李箱,我寧願選擇後者。
老實說,沒帶腳架去日本過,不少地點不能架腳架,人也很多(擠沙丁魚),怕不小心會砸到人。
只有10%的景需要腳架,5%可以利用現場放相機取鏡,剩下的高ISO硬上,沒拍到就算了。
(↑要看是拍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
另外的經驗談,隨身行李越簡單越好,東西太多,海關人員看不清楚,就會叫你到旁邊"OPEN"了
通通拿出來檢查,沒問題後又要通通塞回包包,保證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