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驚人MTF發表!超廣角鏡EF 11-24mm f/4L洩露!

想要11-24 +1
2.8這東西在廣角鏡上其實用到的機會蠻少的 對小弟來說啦XD
因為小弟買廣角鏡的目的大部分就是衝景阿
11-24如果周邊畫質有辦法更上一層樓 二話不說一定敗入
woohastyle wrote:
想要11-24 +1...(恕刪)

測試
17-40L at 17mm視角, 用久覺得還不夠廣


所以買了顆8-15魚眼, 這是15mm視角


15mm魚眼視角大約等於11mm吧, 做完DPP裡面的emphasize periphery大約還有12mm
11-24mm,贊!

未來的全幅相機如果有針對此鏡頭的"變形修正"(7D2終於有此功能了),搭配起來,就是拍房子的超級神器!如果畫質可以和定焦的移軸鏡相比擬,透過電腦裁圖(移軸鏡成像圈大,透過Shift功能調整感光件在成像圈內的位置,直接作光學裁圖的動作),將可以全面取代移軸鏡在建築攝影的地位,讓tilt功能不彰的移軸鏡徹底淪為昨日黃花(如果要拍小人國效果,便宜的機子都有).

但是,超貴的(連相機也要換).

拍風景拍人像建議等鏡頭出來後多看看再考慮.11mm端非魚眼,周邊延伸性一定非常強烈,與正常肉眼所見會有極大落差.拍人非常容易出現長短腳或招潮蟹,拍景會出現中央主景縮小周邊近景拉長的結果.畫面周邊區域有極嚴重的透視延伸現象(有人也把這種現象歸類為變形,其實是超超廣角平面透視的必然現象,桶狀變形抑制越好,這種現象越強烈),可能跟很多人的期待會有極大的落差.扼殺美女的兇器是也.

還是貼張12mm不用心拍的變態照片讓大家想像一下11mm超超廣角的可怕:

雖說非美女不怕扼殺,但這種照片我還是不要給老婆看到,看了以後我鏡頭掃到她一定被罵的.
meridian wrote:
測試17-40L a...(恕刪)


m大的這兩張模擬拍照很有參考價值
看起來11端的視角真的比16端大很多
中午回家吃飯順便用 Sigma 12-24mm 試一下各個焦段的視角,這應該是目前焦段最接近 Canon 11-24mm的鏡頭:

24mm:


20mm:


16mm:


12mm:


12mm端拍的.有時候太廣角近距離拍建築並不好看,屋角上揚太飛,失去莊重的感覺.此建築在有退路的情況下,不該選擇12mm端拍整體:


退後用24mm端拍,斜頂才看的到,順眼多了.變焦鏡還是有其必要性:

2003大叔 wrote:
中午回家吃飯順便用 ...(恕刪)

12mm邊緣透視變形真是頗嚴重的
所以我才覺得 Canon 11-24mm 是特殊鏡頭.對我而言很想要.但不需要...

但.總感覺.16-35/2.8L 要再改款也不會那麼快...

以前用底片機拍照,使用Contax G2+G鏡+富士RVP正片,拍風景從來沒用過偏光鏡,藍天就藍得很漂亮.

自從改用Canon 數位機+Canon EF鏡頭拍照,藍天照幾乎都得加偏光鏡,天空才會藍得很漂亮.

Sigma 12-24mm 一代鏡雖廣,變形控制也出奇的好,但不方便裝偏光鏡(可經轉接環裝上大口徑的偏光鏡,但價格不斐呀!),讓有藍天的風景照大打折扣,只好大多拿來拍室內空間而已.

Canon 11-24mm,應該也沒辦法直接裝上偏光鏡吧!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2003大叔 wrote:
中午回家吃飯順便用 ...(恕刪)


看到你放的最後兩張照片心有點涼了
好像11端可能會太過廣角反而不好取景
看來還是要先用熟16-35再說
魯獅 wrote:
Canon 11-24mm,應該也沒辦法直接裝上偏光鏡吧!(恕刪)


如果傳聞的照片沒錯
多花一筆錢轉接大口徑偏光鏡是免不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