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茶.萊姆葉 wrote:
建議換機身,6D對焦根本爛,
我是業餘婚攝,之前副機用6D
變焦鏡準焦還有7成,50定或85定準焦率不到2成,還很飄,
反觀5D3,變焦鏡9成5準焦,定焦也幾乎是張張準,
講白點5D3或5D4配50STM還屌打50ART(沒準焦你鏡頭再好都是浪費)
另外17-40跟50STM,這兩顆畫質很軟(17-40邊緣根本悲劇),
最好拍RAW進DPP走數位修正,你會有驚喜。
養成好的對焦習慣,將就一下對焦系統,6D的準焦不至於只有7成
沒有好的對焦習慣即使拿的是1Dx 也會對錯焦.
個人6D使用狀況,活動相片一天下來不下2000張,原廠L鏡準焦慮有9成五,包括黃昏
canon對焦是鳥,但起碼是相機,不是玩具,沒那麼不堪,中間對焦很準的.
淺在競爭者 wrote:
目前機身:6D
鏡頭小三元
17-40 F4
24-70 F4
70-200 F4
50 F1.8
如果只帶一顆鏡頭建議是24-70 F4或是換24-105 F4 II,
標準廣角到小望遠都可以拍到, 但是如果有大畫面就會扼腕.
兩顆鏡頭的話就是17-40 F4 + 70-200 F4 進可攻退可守,
標準焦段的畫面還可以靠17-40裁切
不過可以的話當然是小三元全帶了....這樣絕對是沒有懸念
淺在競爭者 wrote:
目前想到三個方案
第一個 24-70F4 17-40F4 賣掉換24-70 F2.8(將來可以補11-24 F4)
第二個 24-70F4 賣掉 補24-105F4+35MM F2
第三個 只補35MM F2
當然想上35L 最後考慮35MM F2 考量到重量+配上EOS M 也不會奇怪
第一個方案直接少掉了廣角焦段, 17-40畫質雖然偏軟, 但還是有L鏡的水準, 當然樓主如果不常用廣角那是可以出掉沒差
第二個方案如果有預算先決的話應該是比較適合的方案, 畢竟多了70-105的焦段可以拍些特寫.
第三個方案由於沒有搭配過35 F2無法給建議, 只是焦段與17-40, 24-70重複, 如果只為了大光圈倒是可以考慮
淺在競爭者 wrote:
1.如果只帶一機一鏡 有需要換到24-70 F2.8必要嗎?
2.換機身這個方案應該不太可能
3.沒想帶17-40 是因為楓葉季都是人 怕照片都是人頭
4.70-200 日本兩次 韓國一次 都被我丟在飯店
第一點如果是考慮到拍夜櫻, F4跟F2.8只差一級光圈, 個人覺得靠ISO撐或是腳架會比較實際
如果17-40不打算帶, 70-200三次都沒用到,
這樣比較建議換成24-105然後一機一鏡, 或許會比24-70(不管事F4或F2.8)好一點
樓主提的三個方案除了促進經濟發展外,沒太大意義
淺在競爭者 wrote:
第一個 24-70F4 17-40F4 賣掉換24-70 F2.8(將來可以補11-24 F4)
這假設樓主有意朝大三元邁進,換24-70 F2.8的好處是幾乎等於有24到70端的定焦鏡,也就是說50 F1.8和35 F2都可以免了,除非樓主有嚮往超大光圈的定焦鏡
至於11-24 F4就更不用想了,又貴又很侷限用途,還不如16-35 F4實用
淺在競爭者 wrote:
第二個 24-70F4 賣掉 補24-105F4+35MM F2
24-105F4畫質其實比24-70F4差,唯一的好處是旅遊可一鏡到底,也就是說70-200F4可以一起出掉
至於要35MM F2幹嘛呢?不是已經有隻大光圈定焦了嗎?
淺在競爭者 wrote:
第三個 只補35MM F2
還是這個問題,不是已經有隻大光圈定焦了嗎?
之前我全家老小日本自由行是帶一隻廣角變焦(16-35L II)和一隻大光圈50定(我那時是用5D3機身,所以Sigma 50 Art的對焦還可用),原因是廣角變焦可單拍景,也可單拍人,也可以拍人帶景,而大光圈則用在室內或微光環境,至於24-70真的是近不近,遠不遠(除非您出門就只帶這隻),所以如果行有餘力我還寧願帶隻70-200可望遠的鏡頭
總結來說,我的建議是
一、如果樓主拍景多些,建議同時出掉17-40F4和24-70F4換16-35F4
二、如果考慮出遊方便,建議同時出掉24-70F4和70-200F4換24-105F4二代,如果還有餘力才再把定焦鏡光圈換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