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EF-M 22mm f/2.0 STM VS 32mm f/1.4 STM

KhordS wrote:
原本我也是傾向於說, 直接就上f/1.4大光圈, 虛化效果會更好
不過從大家的反應來看來22mm畢竟也有其可取之處...(恕刪)

其實定焦鏡頭越是廣角
大光圈背景虛化效果就會越小
真的想要有美麗的散景效果
建議還是用全幅

或者是50 1.8STM 全新不到四千 (永諾的則是兩千出頭)
加上轉接環等同80mm
拍出來的效果才是明顯
---------------------------

22 F2 的散景效果其實並不大 (小廣角阿)
鏡頭要離物體 比較近 才有效果

而35mm 1.4 屬於標準人眼視角 (全幅50mm)
拍出來散景效果會明顯很多
加上光圈更大 效果更是不用說了
畫質也是

以前有11-22 我仍會建議要買22mm F2
不為了什麼
就為了 大光圈 散景效果
還有更好許多的畫質
還有輕巧輕便

但是我後來發現
大多數使用APSC 的用戶
對於畫質要求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還有加上對於22mm 背景虛化效果難以控制跟掌握
(這因素太多 包含相機自動模式下很少會光圈全開的狀況我就不提了)
所以11-22 跟22 兩顆鏡頭
寧願轉11-22的22端拍攝 也不願意換成22 F2 這顆來拍
久了之後
22F2 等於是沒有用到 就躺在防潮箱

所以還是要根據個人習慣
對於畫質差異性不那麼挑剔的人
使用11-22 已經很夠用了

而22mm F2 正常使用下是沒有散景可言的
只要離物體相當靠近才有足夠明顯的效果
所以大多數時候拍攝下來
跟11-22 的22端 差不了多少 (主要差在畫質)
-------------------------------------

補充一下
APSC的 35mm(全幅50mm等效焦段) 散景效果等同全幅的35mm
APSC的 22mm(全幅35mm等效焦段) 散景效果等同全幅廣角的22mm
所以全片幅的35mm 小廣角F2 效果 等同EFM 35mm 1.4 (全幅50mm等效焦段)開F2 的效果
全片幅的35mm 在拍攝上散景相當多 也漂亮 屬於很實用
EFM 的22mm 拍攝上散景非常少 沒有認真看看不太出來有散景或是背景虛化

所以要是為了散景跟背景虛化
請服用EFM 35mm 1.4 或是轉接全幅35mm 或50mm鏡頭

------------------------
想要22mm 這顆鏡頭的散景???
22mm 要練習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把散景應用自如
好處是練好之後
使用全片幅的24mm 廣角端時
想要拍出散景效果就得心應手了

當然練好後要使用其他更長焦段的大光圈散景更是容易應用自如
相反的
先使用明顯散景的大光圈鏡頭練習
成就感才會又高又快又明顯
當然
22mm 的散景還是得練習 因為不一樣
感謝Kyle大的回覆, 又上了一課
這麼說的話, 其實50 f/1.8 STM確實可以列入考量
對Canon EF鏡頭不是這麼熟, 倒是沒有特別找過這顆
因為11-22mm也沒有入手多久,
這樣22mm f/2.0跟50mm f/1.8+轉接環比較起來應該是50mm可以優先一些

廣角用11-22mm, 15-45mm加減用, 50mm散景人像
暫以11-22mm/15-45mm/50mm三顆作為起手的話應該算適當了吧! 價格也都不高
(比較少拍遠距,暫沒考慮55-200mm)
等效85mm,室內真的很難拍啊,退無可退...。如果都是拍戶外那還行。

KhordS wrote:
暫以11-22mm/15-45mm/50mm三顆作為起手的話應該算適當了吧! 價格也都不高微笑
(比較少拍遠距,暫沒考慮55-200mm)...(恕刪)


還是回到那篇文章內提到的
全幅24-70焦段用久了之後 (就是15-45這焦段)
就會開始用超廣角以及望遠端了
也就是16-35 跟70-200
這三顆鏡頭就是所謂的大三元與小三元的 三個全模式通吃的三個焦段
(大三元就是這三顆光圈是F2.8恆定光圈
小三元就是這三顆鏡頭的光圈是F4恆定光圈)

我跟相當多數的攝影朋友都認為
每個人常用鏡頭都不同
但是大多數人跟大多數相機焦段都是24-70
(包含最新的雙鏡頭手機的雙鏡頭也是在這兩個焦段內)

所以想拍出跟其他人不同的視角
就要靠16-35 跟 70-200 (16-35 就是EFM 11-22 這顆的焦段)

---------------
至於大光圈定焦鏡頭
其實這是另一個議題

最常見到的就是所謂的人像鏡 (常用且效果強烈)
35.50.85 這三個焦段

以背景虛化效果最強的當然是85焦段
三個焦段可以拍攝的主題跟方式我就不提了
基本上35 小廣角
50 標準鏡
85 算是屬於半身特寫鏡頭了

所以我EFM 很長一段時間使用22 F2 還有轉接50 1.8
至於中央的35MM 這顆就靠走動的方式來達成
一機二鏡 又輕巧拍出來效果又好
畫質也幾乎是M 系列能呈現的最好畫質了

焦段跟光圈還有鏡頭特色我那篇盡量都有提到了
剩下的就是要靠自己去實際拍攝摸索囉
還是先感謝各位的回覆
假日走了一趟相機店
權衡後在|22mm f/2.0 | 32mm f/1.4 | EF 50mm f/1.8 |中
決定先購入Kyle大推的EF 50mm f/1.8

三顆中先出局的結果是22mm,畢竟11-22mm變焦算是能部分Cover
32mm和50mm我猶豫了挺久,最後因價格差異以及看了些50mm能拍攝的畫面躍躍欲試
決定先購入50mm,但也不代表之後就不會購入32mm就是了(如果價格再漂亮一點可能就手滑了)

以下是目前小測的照片,直出:
(達爾好像有些部分沒對到焦,拍了幾張發現頭有對到的話身體就對不到)



謝謝各位
KhordS wrote:
三顆中先出局的結果是22mm,畢竟11-22mm變焦算是能部分Cover
32mm和50mm我猶豫了挺久,最後因價格差異以及看了些50mm能拍攝的畫面躍躍欲試
決定先購入50mm,但也不代表之後就不會購入32mm就是了(如果價格再漂亮一點可能就手滑了)...(恕刪)

恭喜入手

之所以我會三個焦段都提
就是不同人所使用方式不同
很難去幫對方決定選哪幾個焦段

最好還是三種焦段都使用一段時間累積經驗
畢竟還是那句老話:
買鏡頭
不送技術


如果文章看一看就能懂自己要什麼焦段的話
那也不會一堆人有一堆鏡頭了

話說50mm 1.8 似乎CANON 全幅用戶防潮箱內都有一顆
APSC 用戶也非常多人買(我從使用APSC 十幾年前就買了 不過不是STM版本)
因為這顆應該是所有品牌的50焦段 CANON 是所有當中CP值最高的了吧!! (我指原廠鏡頭)
進可攻退可守 (我是說全幅的50焦段)

用到APSC 就變成80mm 焦段
要常常練習
但是一旦練習經驗夠的話
可以很容易拍出許多很漂亮的畫面

同時可以學到很多大光圈的知識
(比如你說的 對到頭腳就模糊)
其實像我用全幅使用大光圈拍攝時
常常會發生對焦到下巴 眼睛就糊掉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很想要有眼睛對焦的功能
而這問題也只會在大光圈上發生 (因為景深太淺 景深的定義就是清楚的景色範圍)
(長焦段的話基本上不太會有這樣的狀況,原因有好幾個,這裡就不提了)
--------------------
對我而言焦段是看場合來出勤
比如今天適合24 + 85 (拍風景+人像)
下周適合50mm 一顆 專門隨手亂拍

如果我是你的話
既然都要入手
我就會先入手已經上市一段時間的
除非你其他焦段都有了

因為省下些錢
可以未來多買些鏡頭阿



其實22mm F2這顆還有一個不錯的優點,重量輕,近拍不錯

本身我有M6,轉接50 1.8stm感覺還是有點大,不如22這顆輕便
我的M鏡有18-55,22,11-22,55-200,32。
除了18-55已經好幾年沒用過之外,其它每一顆我都覺得是不能夠被取代的。
22定拍起來也是很有淺景深的,11-22的22端拍起來效果是天差地遠
去日本玩就裝著22定就帶出門了,相機都丟在口袋,想拍就拿出來多麼輕便
Kyle大:
確實,這幾天的心得中
我有感受到80mm的焦段真的需要練習才能抓到感覺,在摸索之中還挺有趣的

而且最後決定這顆其實還有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就是有找到日本銷售的排行榜,結果這顆竟赫然是第一位哈
https://www.bcnretail.com/research/ranking/monthly/list/contents_type=103
雖說銷量並非絕對,不過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代表這顆鏡頭的可用性
當然這顆不是給EF-M系列用的,我手上也沒有單眼,但...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哈哈

不過話又說回來,都有轉接環了,看了一下Kyle大當初用心做的表格:

疑問又來了,我也是原本打定下一顆會買32mm f/1.4
這樣看來 EF-M 32mm f/1.4 跟 EF 35mm f/2+轉接環的焦段相仿,
比較起來應該是EF-M 32mm f/1.4佔優,畢竟光圈較大,結果查個價格35mm f/2這顆竟然還更貴
是不是有什麼特別之處?
EF還有哪顆鏡頭是CP值很高的嗎?


Lioncity大:
這倒是真的,他的輕便性我覺得是很大的優點

ycs0808大:
同意,產品要進入量產階段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市場和不可被取代性
22mm也是普遍稱為神鏡的鏡頭,要不是現在想在焦段間做些取捨我就買了XD

KhordS wrote:
比較起來應該是EF-M 32mm f/1.4佔優,畢竟光圈較大,結果查個價格35mm f/2這顆竟然還更貴
是不是有什麼特別之處?...(恕刪)

特別...貴嗎?

簡單說 一樣的鏡頭
全片幅的就會比APSC 用的還貴
全片幅的鏡頭畫質越高 體積越小 重量越輕 或是口徑越大 就會價格一直往上

EFM 系列之所以這麼多人買單
主要在於鏡頭又輕又小還有畫質不錯 重點是價格很便宜 (遠勝有反單眼 跟全幅)

另外這台就是微單眼
跟有反光鏡的是一模一樣
出來的畫質也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喔 (同感光元件下)

你如果對於50mm 焦段很有興趣的話
可以買永諾的35mm F2 不到三千元

定焦鏡頭的焦段 是需要長時間以及多種場景下持續持續構圖練習的
一般也都需要幾年吧

所以先備齊35 50 85 這三個全幅焦段的定焦大光圈鏡頭
對於拍攝構圖 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之後換成變焦鏡頭 更是得心應手

而且定焦鏡頭有體積小重量輕畫質幾乎是最好的特性
雖然需要轉接
就是因為鏡頭便宜(或是本來就有鏡頭) 才要用轉接
如果原生鏡頭就便宜到爆的話
我們也不需要再去特地轉接別的口徑的鏡頭了

有錢的話50mm 全幅焦段的鏡頭就直接買EFM 32 F1.4
沒錢可以轉接永諾的試試水溫
不過如果本來就預定要入手這焦段的話
建議不用試水溫直接買就對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