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VF時代,因使用光學直接取景、甚至需要考量底片拍攝的條件,因此鏡頭設計需考量直接的性能,變形修正是在數位後期製作時才附加的功能,也因此修正後會導致視角的犧牲。
在EVF數位時代,除了延續前述OVF邏輯外,現今修正運算速度已能跟上即時顯示,因此又增加了這種所見即所得的新修正方式。
當今若為了輕量等目標將數位變形為設計過程考量因子,其實只是一種達成目標的方式,無關偷吃步。如此在光學設計上則另需作出對應策略、或必要之惡,如:筒狀修正時鏡頭實際視角需作得更廣、使修正裁切後得以符合規格所標示……等。
RF 24-240應該就是這個邏輯上的產物。使用數位變型修正、犧牲部分畫質,達到輕量或其他設計目標,以符合市場需求。也因為在一開始數位修正就是這個產品必要的一環,所以修正前的影像自然已不是考量的最重要因子。或換句話說,在相機上強制開啟數位修正,就代表這才是廠商設計此產品的最終呈現(也就是關掉修正根本不是正確使用方法啦!)。
而這樣的作法,在過去發表的各廠DC、無反鏡頭都可以看到,比較熱們的像是RX100、FE 16-35 f/4 ZA、FE 24-70 f/4 ZA、Z 14-30 f/4、Z 24-70 f/4……等等,也都是強制開啟修正的產品。只是貌似C家沒作的那麼徹底,未直接在RAW嵌入讓第三方軟體直接套用的描述檔而已。
目前看起來,RF 24-240廣角端在數位修正後的視角有達到24mm,因此數位修正顯然不是灌水之用,而廣角端修正前邊角超出成像圈,則是在諸多權衡考量下的必要之惡而已(反正對此產品的正確使用方式,那邊已經不是需要考量的成像範圍)。若要未修正就可達到優異成像,那就請選則其他產品。
當然,若覺得在使用前述他廠強制開啟數位修正產品,於後製時「排除數位修正、接納光學設計的大量變形」才是正確之道,那另當別論。
dzeng wrote:
像Sigma這樣老老實實做鏡頭,用畫質贏得尊敬
可是你知道SIGMA這幾年的鏡頭都支援Canon機身內的數位修正功能嗎?
SIGMA是做好鏡頭的老實人
但他們也不是那種把數位修正當作十惡不赦的死腦筋廠商
Kotaro wrote:
可是你知道SIGMA...(恕刪)
有人說不支持數位修正嗎? 不必自行腦補,每家相機廠都支援數位修正,有哪家被特別拿出來鞭?
Sigma支援數位修正可以關掉吧? 只要是正常不做假的鏡頭,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使用。
這次C家偷成像圈矇騙消費者,早已超過數位修正的合理範圍,短少的影像強制幫你數位放大。連資深的測試作者都以為這支鏡頭變形修正不錯,不曉得早已被動了手腳。
如果可以這樣玩,那成像圈做成m4/3規格就好啦,鏡頭保證又小又輕,再數位放大就好啦!
廠商若非這麼做不可,麻煩請在鏡頭外盒註明警語:本鏡頭部份焦段成像圈不足,未達全片幅。這樣廠家與消費者願打願挨,就不會衍生出後續爭議了。
dzeng wrote:
每家相機廠都支援數位修正,有哪家被特別拿出來鞭?
來
這裡剛好有另一家
Nikon Z 24-70mm F4 S
機身數位修正一樣不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