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house wrote:
說真的

體積那麼大 等於可以無限堆料 散熱問題也簡單很多 基本的防塵防滴更不用說了

我不信SONY做不出來比1DX3更好的相機...

相反的

我不信跟A9II一樣的體積佳能可以做出比A9II更好的相機


說真的

你信不信一點都不重要
digitalhouse wrote:
CANON可以把跟1D3相同性能的相機變成跟A9II一樣大小嗎?

性能強也是建立在機身大

誰在跟你扯什麼體積大手感好什麼的(恕刪)


所以...你的理解能力是哪裡有問題?
就結果論來看,A9的性能是不是被超過了嘛?
性能被超過了之後,你就開始跟人家扯體積了不是?
我A9用了一段不短的時間,現在用回單反,就已經跟你講了嘛,在性能相機和極限拍攝題材的面前,相機的體積根本就沒人在乎,所以把單反的體積縮小幹嘛?我從不覺得A9體積小是優點,握感差耐侯性也不佳。
體積小只是S家和索粉自以為是的優點(噱頭)而已,你會覺得體積小很厲害不過是因為你根本就沒在拍類似題材,僅此而已。

digitalhouse wrote:
人家重點就是在不走回頭路再去出單反磚頭機

真的是好棒棒

兩台相機體積就差不只兩倍了

難道體積不會間接影響到性能嗎?

我的重點只在佳能的性能強有一部份是因為機身空間大

等他出的無反性能可以贏過SONY的再來講
(恕刪)


極限拍攝題材,性能才是重點,而體積根本就不重要。A9拍運動題材幾乎都會加手把的,加上電池手把後的體積,跟你所謂的「單反磚頭機」,其體積有多少差別?所以你的體積優點在哪裡?不僅沒了體積優勢,性能還被Canon超過,唉呀,Sony真的好笨呢。
再說了,C、N也不需要用無反去超越A9,就目前而言,速度機有旗艦單反就夠了,畢竟運動和生態攝影只是少數,無反該搶攻的是大眾市場,太強的性能只是多餘的,出遊拍個照要會用到20張連拍嗎?當然是輕便、便宜、性能夠用就好。
況且,S家現在該擔憂的已經不僅是性能問題了,而是他一直以來的致命缺點:GM鏡沒特色,且砲鏡群缺乏。機身再強沒鏡群一樣沒用,等Sony把砲鏡群出齊再來講!光一支200-600索粉們就開心的要死了呢~然而,我們想要的是像556PF這種輕便+高畫質的定焦小砲!還有,要有可以跟定焦小砲搭配的APSC機器也很重要,目前S家哪台APSC稱得上專業的?有類似像D500這樣的機器嗎?半台也沒,a6000系列全都像玩具。
S家現在不僅大砲都還沒出齊,定焦小砲半支都沒有,C、N的旗艦性能已能跟A9抗衡的情況下,繼續用單反不就好了?A9的優勢在哪裡?428GM和640GM的畫質也沒比C、N強,無反砲鏡群選擇也少,運動題材靠單反系統就夠了。
面對現實,S家的機身性能被追上只是早晚的事,最終的決勝關鍵還是在鏡頭群。
體積大就等於性能強?
那這好辦
趕快叫Sony出一台磚頭機,肯定可以把性能翻倍
看像是A9一代到二代,很可能就是基於機身沒有變大,所以也只能出那種升級了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digitalhouse wrote:
我的重點只在佳能的性能強有一部份是因為機身空間大
(恕刪)

您可能不太了解相機的結構
單眼相機之所以會比無反相機大,主要是因為裡面有反光鏡+五菱鏡,
1D系列體積會這麼大,除了電池容量更大以外,
也需要考慮直拿+橫拿時的手把長度,還要兼具良好的握把手感,所以才會做得這麼大~
JheyuWu wrote:
所以...你的理解能...(恕刪)

看到S粉不停的被打臉,身為N家用戶的我確實感到欣慰,不過想問問J大,您覺得A6000系列比不上D500,反倒像玩具的點大概在哪,我想聽聽看,畢竟在YouTube上,索尼已經被捧到天上去了,例如什麼men's game,台客,howhow,九妹,我是老爸,不當爸等等的,留言區也一堆護航的,說什麼S已經甩CN好幾條街了,看完之後我只想知道S家的產品是真的這麼好用,稱讚一堆,還是索尼在台灣的廣告,尤其是那些能夠影響大量觀眾的yotuber的業配經費上付出的比相機雙雄更多,畢竟除非像是大馬貓本,影視颶風,顧俊,那些有獨立工作室的創作者或是專業攝影師,不然一般的小型創作者好像都是拿索尼的樣子,明明CN也不差啊!
wayne999999 wrote:
看到S粉不停的被打臉,身為N家用戶的我確實感到欣慰,不過想問問J大,您覺得A6000系列比不上D500,反倒像玩具的點大概在哪,我想聽聽看,畢竟在YouTube上,索尼已經被捧到天上去了,例如什麼men's game,台客,howhow,九妹,我是老爸,不當爸等等的,留言區也一堆護航的,說什麼S已經甩CN好幾條街了,看完之後我只想知道S家的產品是真的這麼好用,稱讚一堆,還是索尼在台灣的廣告,尤其是那些能夠影響大量觀眾的yotuber的業配經費上付出的比相機雙雄更多,畢竟除非像是大馬貓本,影視颶風,顧俊,那些有獨立工作室的創作者或是專業攝影師,不然一般的小型創作者好像都是拿索尼的樣子,明明CN也不差啊!(恕刪)

我玩了四年的Sony系統,依序擁有過a6000、a6300、A9一代、A7R3、a6400,一開始是以拍景、家庭記錄和拍寵物為主,後來接觸到鳥攝,所以A9賣掉改用回單反系統,目前C、N系統併行(1DX已壞、剩5D4、7D2、D850、D500服役中),目前我的主力仍是C家640,N家的556PF兩個月前已買,但還在缺貨,過完年會再購入D6和N家856,家父年後也會購入1DX3搭640,以後N家會是我的鳥攝主力,C家給家父使用(他嫌856太重)。
而我Sony系統仍舊留著,無反在攜帶性上當然是贏過單反,目前單純出遊我仍會帶Sony,但未來或許會把S家出清,也把無反全換成C、N。

以上是我的使用狀況,單反系統我是以鳥攝為主,無反拍其他題材。
所以,你問我a6000系列好在哪?端看使用情境而定,當然它有它的優勢,但要看符不符合你的使用需求。
拿a6400和a6600來說,它的優勢主要還是在錄影,強大的自動對焦系統,還有S-log和HLG,而且機身小巧上小型穩定器又方便,這對youtuber當然是個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我不錄影,而且APSC機器我只拿來拍鳥(為了裁切係數),一般拍照我是不用APSC的,沒其他的理由,單純是因為FF用慣了。
所以,a6000系列對我來說像玩具的原因,是因為我是以鳥攝用戶的標準去看待的,連拍buffer不夠、高感能力太差(我只能接受到iso 800,最多1600,光這點我就受不了了)、續航力不夠、機身太小握感太差(機身輕便對鳥攝用戶來說根本沒意義)、自訂鍵太少,操控差、觀景窗不在中軸線上、沒有雙卡槽。
所以,S家的APSC絕不會是合格的鳥攝用機。況且a6600的最大缺點,反而是價錢,直逼自家A73的售價,真的是很沒吸引力,反倒是EOS RP讓我很有興趣,便宜又輕便還是全畫幅。
S家對比C、N相機的優勢,只有錄影,除非你有大量錄影需求,不然純拍照而言根本就沒什麼優勢,而且S家不僅僅是APSC高感差而已,A9也是一樣,我曾對比過1DX2、5D4和D5,A9的高感能力比它們差了1-1.5級,A9的ISO我最多只能接受到3200,要畫質好只能控制在1600以下,光是這點我就翻透白眼了,這也是我堅決換回單反其中的一個原因;題外話,讓我想跳N家的第二個原因是鏡頭,為了556PF和856。

我對C、N還是很有信心的,S家不努力,機身性能被追上只是早晚的事罷了,況且無反用戶大部份都是大眾市場,只要無反還沒取代單反,無反過於強悍的性能不過是多餘的,極限題材我繼續用單反不就好了~~~S家的砲鏡也沒比C、N強,機身性能現在也被單反追上,高畫素機身追焦還是個悲劇(沒錯,我就是在說A7R3和R4),且C、N的砲鏡群更加豐富,還包含了二手市場,所以就鳥攝而言,原單反用戶完全沒有換系統的理由,徒增換系統成本,然而卻沒帶來什麼提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