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is1123 wrote:另一個思考點是對於日益成長的錄影市場是不是會有很多人想把最強大的機種放上穩定器或軌道等拿來拍片呢?這種用戶看起來是越來越多如果只單純思考 某部分拍照的人偏好大型坦克堅固耐用相機而沒思考其他的用途 那會損失掉一部分市場 事實是這樣沒錯,但凡事只考慮市場效益、西瓜偎大邊生產投大眾所好的產品,那就沒有分眾、沒有品牌特色、完全向新興潮流投降了。偌大一家百年老店,生產一兩件照顧傳統職人需要的工具不可以嗎?
jenhoxen wrote:生產一兩件照顧傳統職人需要的工具不可以嗎? 可以但旗艦機不會是這種“趣味”定位而且職人也是隨時代改變的話說你指的“大眾”,其實那類需求才不是大眾,而是專業。。。說起來,也有人發現用大的鏡頭利於散熱,如果考慮到機身外殼材料,可能用鏡頭散熱更實在
flody wrote:穩定器和軌道,是“大眾”? 在職業攝影領域,拍片的人現在是大眾,至於用穩定器還是軌道,穩定器算大眾吧!你自己不是說了:和電影機相比,旗艦相機算不了什麼↓↓↓flody wrote:而且佳能1系再貴,也不過是消費級市場的產物,不是企業級產品。。。 在[所有拍片人]當中,拿相機拍的不算"大眾"嗎?
jenhoxen wrote:在職業攝影領域,拍片(恕刪) 拍片拿穩定器在現在一點都不大眾一年在路邊看不到一次這種能見度絕對非大眾可交換鏡頭相機在現在跟未來都不可能成為大眾產品黃金歲月早已過去,現在只能搶那一小塊市場
對於垂直把手有必要需求的用家,一體成型方塊機除了比外接把手堅固耐用外,也是體型相對輕小的設計(少了相機底部+垂直把手頂部轉接介面的高度,目前所有135全幅無反加上垂直把手大概都比這台R3還高)。廠商對自己的產品有其市場考量跟定位,賣不賣得好我從不關心,只是沒想到01還蠻多朋友這麼替廠商著想,著實有趣。BTW,機頂無模式轉盤、以左肩組合鍵搭配滾輪操作,一直都是Canon高階1、3系列的操作模式。用習慣了也很順手,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