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2067分
文章編號:84938286

個人積分:228分
文章編號:84938897

個人積分:3323分
文章編號:84943705
ken902 wrote:是不是有人搞錯方向。
應該是因為法蘭距兩個...(恕刪)
法蘭距是指從鏡頭接環到感光元件的距離。
本身是短法蘭距的機身,就可以透過轉接環來接上長法蘭距的鏡頭,但反過來是要往內塞。
例如nikon F 法蘭距是46.5mm
canon EOS 法蘭距是44mm
所以canon eos機身可以在配上2.5mm厚度的轉接環來接上nikon F鏡頭。
44+2.5=46.5。
但反過來nikon F機身要接canon eos鏡頭,等於要往反光鏡內塞2.5,變成要改鏡或另外矯正鏡片來延長光路。
46.5-2.5=44
現在是canon M法蘭距是18mm,
canon R法蘭距是20mm,所以相當m是以前canon eos,R像是nikon F的立場。
因此canon M在多一個厚度2mm轉接環就可以裝canonR鏡頭。
如果是反過來,拿原本canon M要裝在canon R,那就是nikon F機身處境,要裡面塞2mm,這個才是鏡尾變粗突出的原因。
這個命名方式一看就知道很有佳能單反時代特式,其實在r6之下,價格上還有空間可以多放一台全幅,即現在的r到rp水平的機身。可佳能現在選擇是把r7這名字和價格空間都留給一台apsc機身了。
老實的說,先不看它們難不難看,r7和r10的定價是合理的,性能水平是恰當的,甚至可以說價格其實很吸引。
R7老實說有頂級的對焦,還有跳採clog的4k60,7k超採4k30,其實規格上真的很強大,性能上甚至可以說同價位沒有對手,包括全幅的z5和rp在性能上都不是它對手,甚至可以r10性能上都超過它
r7r10現在看來,作為生態拍攝機身很有吸引力,甚至可以說和當年7系一樣,很大一部份人會買它們做生態機,佳能確實找到了一個空隙的領域
可這空隙實在太小一個了
現實上,現在的環境和7系能當道時代的環境不同,以前6系甚至5系有刻意被閹割的對焦連拍性能問題,現在r5r6沒有。以前佳能有豐富的低價全幅ef鏡頭,現在rf沒有
另外就是全幅下限了,z5和rp這些全幅下限甚至達到r10的價格,而它們好歹是全幅,用全幅鏡頭不會浪費成像圈,iso表現也更好等等。而r7r10對焦上的優勢,在鏡頭太貴之下,入門用家只買不起白鏡那對焦優勢也沒意思,買得起rf白鏡的都直接買r5了
現在是大家都在拉低全幅下限,在相同位價下很多人歪管對焦連拍性能,就算性能弱一些,還是全幅更吸引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