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foto 的 5d2 5d 1ds3 50d 相片放大之品質比較

一般距離( 20~24 吋)看 16" x 24", 5d2 和 5d 的IQ評等都是 A, 無法分辨好壞, 50D 是 B+.

近看(距離 10 ~12 吋)的話, 5d2 稍優, 但 5d 很接近 5d2, 50D 更差些, 但都在專業印刷可以接受的品質範圍.

一般距離看 20" x 30", 5d2: A, 5d: A-, 50D: B

近看 20" x 30", 5d2 與 5d 的差異比前述明顯. 50D 不太行, 但用於人像之類的用途應該還堪用.

至於 1ds3 的放大, 品質與 5d2 無法分辨.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Canon EOS 5D Mark II Review - 23 December, 2008 by Roland Lim

裡頭有 5d2 與 D3 的高 ISO 比較, 其他的大部份其他評論也都提過了.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joykafka wrote:
Canon EOS 5D Mark II Review

觀察一下 5D Mark II 就算 down-sizing to match D3 resolution
它的細節及解析度仍優於 D3
而且高光部分表現優異
D3 在高光的部份已經溢出了
asdfzcb wrote:
觀察一下 5D M...(恕刪)


觀察一下, 或許兩方評比的立足點並不同, 無論從1.光圈(背後散景) 2. 對焦點造成景深區域不同(也有可能是光圈不同導致) 3.快門速度不明(兩圖片亮暗程度不一), 所以或許測試條件在設定時應該要再嚴謹一點.

另曝光過久導致亮部細節損失應該稱為過曝, 高光溢出是指感光元件遭受到強烈點光源照射時所產生的電荷累積過多溢出, 使得畫面呈現條狀白色畫面的情形.
^^A 請多多指教~
imaging-resource 的評測結果也跟上面 一致
左為5D II 右為 D3 (皆為ISO100,NR OFF,100%裁切)




D3 白色毛線及白色布料,已經完全爆掉了
5D II 原圖
D3 原圖
看清楚這不是過曝
是寬容度不足所造成高光溢出
asdfzcb wrote:
跟 imaging-...(恕刪)

那個D3是ISO100,在ISO200就不會了,
所以D3的ISO100不能用啦,相同的看5DII的ISO50,在白色細節上有一樣的問題,
基本上擴張低感度的,最好不要用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艾德華仔 wrote:
那個D3是ISO10...(恕刪)


是啊~~
基本上D3的ISO100動態範圍小
最好少用


另外
Nikon的Active D-Lighting
可是很強大的哩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asdfzcb wrote:
看清楚這不是過曝
是寬容度不足所造成高光溢出(恕刪)

D3是以降低EV值的ISO100來作為評比, 寬容度本就會因此折損, 原本最低預設值為ISO200.
另或從這幾張圖對比可以知道, D3的整體畫面較亮, 明顯是測光於較暗處, 而導致於白色區塊過曝. D3 ISO200的寬容度在dpreview測試中, 亮部動態範圍小勝1DsMARK III/ 5D的ISO100, 暗處則是與5D打平, 小輸給1DsMARK III, 所以若是D3會因此在亮度產生您所謂""的高光溢出"", 相信1DsMARKIII/ 5D亦同.
^^A 請多多指教~
路意13 wrote:
好久沒獻圖了,送上幾張,勿見笑...(恕刪)


不公平不公平,你犯規 ~

那有人拿 85 神鏡來放毒的 ~

不能接受 ~
艾德華仔 wrote:
所以D3的ISO100不能用啦,相同的看5DII的ISO50,在白色細節上有一樣的問題,

既然不能用,那D3提供ISO100做甚麼?

MUS wrote:
D3是以降低EV值的ISO100來作為評比, 寬容度本就會因此折損, 原本最低預設值為ISO200.

那我們再來觀察一下
同樣是 ISO Expansion Low一級
左邊是5DII ISO 50 右邊 D3 ISO 100

他們的寬容度表現如何呢?




5DII 亮處依然保有相當的細節
D3 呢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