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燈的光老給人感覺怪怪的,因為打的時候都一片慘白,感覺不自然我之前上攝影課的時候,依照那時候老師教的理論上閃光燈的色溫是仿造太陽光的色溫,如果說大太陽底下拍照很ok,那閃光燈應該是最OK的色溫才是不過實際上好像只有中午的時候太陽光的色溫才會跟閃光燈一樣,而且如果用在室內有太多干擾或者折射的問題所以閃光燈很好玩,應該是要弄一個來才是正途路過的鄉民 wrote:我是買全新公司貨15800現在水貨好像也差沒多少對彩虹來說,閃燈換燈管應該比修相機、鏡頭簡單 XD 原來是這樣,我剛剛看大部分店家應該都賣一萬四到一萬五左右那時候便宜的時候不買,現在只好自認倒楣了marcowuu wrote:這裡有一支小叮噹的手...(恕刪) 感謝分享第一次看到這種東西果然怪雞絲店都賣這種怪雞絲
wonly wrote:使用什麼模式拍照?...(恕刪) 沒錯,是用光圈先決,室內有日光燈但不是很亮因為會晃,所以光圈調到最大2.0,快門也只約1/6吧,不知是那邊的問題!閃燈買來也只會用ETTL,加光圈先決,會不會污辱了神燈!!!
quinn888 wrote:沒錯,是用光圈先決,室內有日光燈但不是很亮因為會晃,所以光圈調到最大2.0,快門也只約1/6吧,不知是那邊的問題!...(恕刪) 建議用M模式光圈控制景深快門1/100上下(儘量不要60的倍數.容易被日光燈干擾)閃燈EV+1/3這樣閃燈會自行算出適當的出力要是想要拍夜景帶人請上腳架光圈控制景深用快門控制背景明暗.人的明暗部分控制閃燈+-EV(當然要點測光人物)以上只是步驟.實際數據要現場抓
我最近也剛買580EX-II,一開始也是用光圈先決!過了5分鐘就領悟為何前輩都說要相機用M模式了(光圈優先不會因為閃燈讓快門變快)。而且加上柔光罩不跳燈的話(燈頭朝上只靠柔光罩裡面的反射面),不管是E-TTL或是閃燈M模式都要調高出力!E-TTL最少要+1EV~+2EV之間,M模式一般是1/2或是全出力(看距離)!以上是用ISO800為基礎拍攝的(兼顧畫質與曝光),環境是室內主臥室!鏡頭 EF 24-70L F2.8 相機5DII。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小弟是閃燈新手。另外請教一下!室內無跳燈直拍使用有反射面的柔光罩如何避免陰影?
gibernau wrote:室內無跳燈直拍使用有反射面的柔光罩如何避免陰影?...(恕刪) 小弟也是新手目前用法是ISO設自動(讓ISO與閃燈自行運算輸出功率)小弟也有買柔光罩,不過更據爬文以及自行測試,柔光罩在好也比不上跳燈,固小弟的柔光罩是在無法跳燈的地方使用據爬文得知 陰影得柔度 與反光的面積成正比柔光罩反光面積在大 也沒跳燈打的反光面積大下圖 450D+A16+580II夜晚主臥室內拍攝 4盞黃色省電燈泡 牆及天花板都是淡黃色 窗簾也是黃色26mm F3.5 1/100s ISOAUTO 白平衡-自動閃燈EV+1/3 燈頭90度拉反光版 距離約1m
quinn888 wrote:沒錯,是用光圈先決,室內有日光燈但不是很亮因為會晃,所以光圈調到最大2.0,快門也只約1/6吧,不知是那邊的問題! 天啊, 又不是夜間在室外要拍人像帶夜景, 要吃背景光室內用跳燈幹嘛用 1/6 這麼慢的快門?! 這種速度用手持, 除非你有牆壁靠, 加上有一雙一分鐘可以作一百個伏地挺身的手臂, 不然肯定會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