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像這樣的商業行為,為甚麼不想/不能聽到消費大眾真心的評價呢?
一定要會煎牛排、才可以罵師父沒用心煎?
嫌書才是買書人
我想樓上幾位網友也不是刻意撻伐
( 大家並不是一味無腦唱反調的,例如小弟也在這邊有讚聲書商過 請點連結)
建議一些朋友倒也不用敲邊鼓、用冷嘲熱諷的態度攻擊持相反意見的人
因為我們都是消費者
而會嫌書的,才是真正的買書人
另一方面,書商不用作市場調查
就可以知道"啊~原來很多消費者也有這樣的心聲,同樣的書不用剪貼、一出再出了"
這也不就輕易的達成雙贏嗎
廠商有所得
買書人也有得
這有點像是長年的N/C大戰,消費者過激的情緒、對銷售並不會有幫助,甚至會有反效果
而同時,也只是幫人數鈔票
特地一早去翻完了..
這書實在沒辦法比的上被採訪者的blog 十分之一...而且又塞了10個人....

為了滿足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
多並不一定就是好、就是大碗,我覺得這樣做、縮減了意念傳達的空間
既無法傳達意念,又沒辦法當工具書....這書的定位是在...?
同時再強調~書的編輯方向上出了問題,就不要再戰"大師"是不是大師了
【套具星爺的話,老佛爺(大師)是放在心底尊敬的....】
最後,跟網友一樣,籐原克也的個人書期待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