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jacky wrote:
當然 我贊成有些人...(恕刪)
用M模式,當然出現問題的機會較多
但關鍵不在出現問題
而在出現問題後,有沒去找解決之道
你朋友用M模式拍不好
不知時間多久
如果很久又不知去問、去找答案
那用其它模式出現問題
他也不會找答案
這是他個人的特質
與該用那種模式來練習無關
一直用A、P、S模式
搞懂快門、光圈等相關基礎常識的機會反而更少
M模式出現問題
不就是「學習」的好機會?樓主要的不就是「學習」?
學習,就是要「除錯」。
怎會是聚焦在「拍不好」呢?拍不好,只是結果
應該聚焦在「問題在那、解決方法是啥」上吧!
============================================
還是老話一句給樓主,不必怕失敗
任何模式都去試,都要去試,也不必訂先X模式、後X模式之順序
今天的話多了
這是我第一台可換鏡頭相機
以前都是用DC
我本身對相機的光圈/快門/ISO都有一些基本概念
但是對新相機的功能卻沒有,就是不知道說怎樣調整會出現什麼狀況
剛好前些日子出國去了一趟
順便拿相機去練習
我的作法如下
同一個景拍很多次
例如...快門優先拍一次,再用光圈優先拍一次,自動模式拍一次,場景模式拍一次
同一個模式拍很多次
例如...看到打籃球的學生,用快門速度快,快門速度慢,這樣就可以比較出差別
夜景...車軌...逆光順光
反正就是去找很多不同的景/光線強弱/早晚黃昏/動態靜態
然後就用不同模式,不同設定去拍
像我就會用快門優先....先拍快門速度快,再換快門速度慢
這樣馬上就可以知道差別在哪
或者用大光圈跟小光圈
其實多拍個幾次,很快就可以了解光圈/快門/ISO的關係
而且這樣也可以很快上手相機的按鈕跟設定
像我現在要調整設定...很快就可以轉到我要的設定
當然圖片不一樣會很棒,但是熟析
反正拍照不用錢,電池有電就好
不喜歡就刪掉從練
浪費一點時間站在景點前面練習
很快就可以抓到相機的功能跟自己要的感覺
只要測光表稍微有1/3 EV的變動,我就會很緊張,曝光是不是錯了?
一段時間之後,我發覺我根本看不出來1/3 EV的變化有多少,也就不在意了。但我依然使用上述模式。
有一天,我將測光模式改為點測。那真是如魚得水,快樂的很~
就是找畫面中可以測光的地方,將曝光數據調整到差不多,然後拍一張,看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亮度。
是的話,在這個光源下,曝光數據就不管了,只專心構圖。
一段時間之後,我可以用肉眼猜一下欲拍的畫面需要怎樣的數據配合。
之前我的閃光燈是SB-800,並且只會使用TTL。
有一天幫朋友拍婚禮的時候,遇到職業攝影師,他跟我說閃光燈你可以試著使用M,我說我不會,
他說既然相機可以用M mode,閃光燈就可以,並且當下說出一組數據要我使用。
TMD!太神了,竟然可以這麼準的曝光。
現在我的閃光燈是SB-80DX,而且不限用在Nikon,就連Canon的相機也能裝上我的SB-80DX,而且得到不會太差的曝光。
現在我拿一台20幾年,測光表已經沒有作用的機械相機,猜曝光數據也是一種樂趣!
攝影對我而言沒有工作上的壓力,我不需要風風火火拍下照片,
慢慢調整畫面,慢慢調整心態,慢慢按下快門。
猜一下,玩一下,錯一次,學一次,
這對我而言,比得到照片有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