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L透視感佳,前中後漸變散景是立體感主因.淺景深的模糊度不如50L.但畫面較有張力及前後空間感變化.50L畫面比較有壓縮感,較容易有淺景深,背景散景容易拍出來,比較像把人貼在背景紙上.二種的立體感大異其趣.最好是都買啦!
我也同意立體感必須由背景的襯托,再加上大光圈的加持。35算是小廣角,比較容易帶出那種感覺…50可能要稍退一點帶入更多景的全身照,立體感不會輸35的。24,35,光圈全開的背景虛化融入很容易營造空間感,只是散景就差了點。50,85,全身帶景更有切割空間的感覺,散景也美!退後點吧!50不輸35的!至於N版最近熱門的空氣感,就真的比較抽象。有人以為有散景就是,看樓高高挺有趣…
fatpig06 wrote:...(恕刪)富空氣感的照片,是令人感覺主體跟前景及後景有所區隔,可以在2D的照片中,感覺到主體跟前景及後景存在一定的距離,即所謂的立體感而並非將後景虛化,以突出主體這樣簡單,要拍這樣子的照片,普通DC也做得到,祇要將鏡頭盡量接近主體,然後確保主體跟背景有一定的距離,這樣就能夠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但這不是空氣感或者立體感。...(恕刪) 小弟是新手,請各位大大評一下這張照片有什麼感?或沒有感?
立體感嘛 就是要有前後的層次感才營造的出來越多層次 越有立體感一般大家照景深的人物照的時候只有人和背後的景甚至有時候 背後的景不夠深光圈只能開到最大試著營造出模糊的距離立體感要製造出立體的感覺話我覺得不只有 主角要清楚 背景要模糊還要多出至少一個層次以白宮照片來說背景:obama:地毯所製造出來的三曾立體感以這個為原則的話當然發文的大哥35L會比50L容易拍出囉!因為 越廣角的鏡頭,可以覆蓋的面積越大越容易把除了主角之外的元素在不同的焦距中包含進去我自己也是因為這樣,所以一直想要入手廣角大光圈的鏡頭這是我看完整篇文的結論,大家一起討教討教吧!!
fatpig06 wrote:還有,富空氣感或立體感的照片,跟淺景深的照片是兩碼子的事,請別混為一談。富空氣感的照片,是令人感覺主體跟前景及後景有所區隔,可以在2D的照片中,感覺到主體跟前景及後景存在一定的距離,即所謂的立體感而並非將後景虛化,以突出主體這樣簡單,要拍這樣子的照片,普通DC也做得到,祇要將鏡頭盡量接近主體,然後確保主體跟背景有一定的距離,這樣就能夠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但這不是空氣感或者立體感。(恕刪) 感謝前輩分享,在某些光線條件(就如斜射陽光),應該也會更易營造出空氣感......不過...小弟是認為不管是立体感還是空氣感,也只是構圖的一部份...還有更重要的地方要學習的。
trdtinn123 wrote:感覺很不自然耶......(恕刪) SONY顏色有這麼討人厭?? 不要因為一兩人拍的就否定該品牌的能力我丟幾張沒修過的參考一下 有機會的話也希望看看大大是否能提供照片讓小弟學習什麼叫做自然的顏色話說現在要找沒修過圖的片真少樓主不好意思脫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