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照片判350d去留(請用力批)

chungcho wrote:
樓主要不要先公佈一下...(恕刪)

我用350d+m42 pentax takuma 50mm
沒改裂像對焦屏
相片顏色我有調淡一些
Mosaic wrote:
第二張~~ 是拍人像的大忌 肩部至頭頂~間 有橫切線經過~~(還有直線條&長角)
這個就算是拍大人~~美眉 都忌晦~~


抱歉,想了解這個見解是哪邊來的?
Renoir 的作品
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renoir/watercan.jpg (橫切)
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renoir/jugglers.jpg (斜切)
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renoir/terrace.jpg (橫切)

Gauguin 作品:
http://www.abcgallery.com/G/gauguin/gauguin16.html (直角切)

如果最愛這樣搞得印象派不算...
那學院派吧...
Bouguereau 作品:
http://www.wmofa.com/artists/Bouguereau,_William/image/Calinerie_-_A_Little_Coaxing_1890.jpg.html (直角)

看來上面享有盛名的幾位大師所繪的人像看起來都是您所講的大忌呀...
大大的回覆實在太有趣了 我太喜歡啦 哈哈哈
好啦, 請樓主明講. 你要我们勸敗那一臺 "機絲" 就好了呗. 心中的惡魔蠢蠢欲動很久了吧!
snowmen wrote:
抱歉,想了解這個見解...(恕刪)


謝謝您的指教~~~~ 我多嘴了~~~~
snowmen wrote:
抱歉,想了解這個見解...(恕刪)

關於這個,我也曾看過構圖不適合有橫切過人的說法
剛剛又上網查了一下,查到了下面這網址 請看圖片8
http://myweb.hinet.net/home5/chang-home/Classroom/Girl/page_5.html

另外還有"電視攝像中的“二十忌”"裡也提到

三忌“橫線切脖”。拍攝人物時,不注意處理背景中的橫線--如地平線、水平面、電線、牆裙線、物品橫向的輪廊線,往往會使背景中的橫線處於人物脖子的位置,造成“橫線切脖”。
避免“橫線切脖”的辦法是改變機位高度。一般是把橫線安排在人物肩膀以下,如果把橫線安排在人物頭部或頭部之上,看起來也不太舒服。

九忌“雜草從生”。當畫面中的主要人物與背景中的枝幹狀物體重疊時,就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人物的頭頂上長出“一棵樹”--人物頭部恰好與背景中的樹幹在一條垂直線上;或者人物頭上支出一根電線杆--人物頭部與背景中的電線杆在一條垂直線上。這就是電視攝像中所忌諱的“雜草從生”。
我們在安排主體枝幹狀背景物的位置時,應善於變換機位角度,避免把主要人物與枝幹狀背景物安排在一條垂直線上,從而克服“雜草從生”。

攝影真的是好高深的一門學問阿,我覺得很好了阿~呵呵
Rhisiart wrote:
我家小鬼兩歲多, 我...(恕刪)


同意 同意. 大多我的小孩個人照片=非白色背景的證件照 雖然自看很爽, 但Quality不及原PO, 可能會弄瞎各位

在下淺見, 但原po會上01張貼也可能是服毒過度 節制呀 節制呀 上進呀 上進呀 -- the never ending cycle





拍小朋友~重要的是『拍到』
構圖/取景、快門/對焦/曝光,反而是其次了

我拍家中老大是用 NV-GS400當DC在用
常常對焦不到、或者對焦太慢
(老大看到DV拿出來都是用衝的過來,對到焦時,他人總是已經佔滿整個畫面)
所以有時拍的東西不是失焦,就是曝光不足

曾經想買台DSLR來用
(嗚嗚~電子防潮相中還有FX90+小黑III+SB-28+TOKINA 28-70/f2.8躺著)
後來想想算了~
一來目前經濟狀況不允許
二來買DV就是希望可以幫小朋友拍些動態的


要是真的要拍好照片
我想我會去把單眼拿出來(或者買DSLR<==作夢中)
用心地拍好每一張(因為....底片+沖印貴啊.....)
--- 則規區論討守遵意同並過讀閱已我, 則規區論討視檢裡這按, 能功言引解瞭裡這按 --- ~~~
......
偶專門拍切頭....
而且任何角度, 大塊小塊都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