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 III 的錄影功能也是有看頭的

wjesse wrote:
不知錄影功能是否有多...(恕刪)


應該沒有

D4是有... FX DX 和2.7倍原生1080P

D800不清楚

CANON 應該不太會放這種專業功能,畢竟他現在多了一條全片幅專業錄影機線

之前5D II推出之時, 已經被自家專業錄影機部門的市場部狠批了,

相機這邊銷量大增,那邊部門卻被虧大了...中低階機賣不動,那些機種的平均利潤都是5D II的1.5-2倍

xos84292 wrote:
ALL-I...不是...(恕刪)


不是 MJPEG 啦,都 2012 了還端 MJPEG
出來大概會被噓聲的口水淹死,

要簡短的說明 All-I (I-Only) H.264 編碼
要花不少篇幅,但若只論壓縮成果就簡
單一些。可以把它想成同樣是每分鐘
500MB 的 All-I 影片,它的畫質會高出
MJPEG 十倍以上。

簡短說明

chen_2116 wrote:
我的想法是要錄影就買...(恕刪)


兩種器材都可錄影,但也都各所長,其實不太衝突。

那天 VG20 拍照跟 5D3 一樣強,或 5D3 錄影功能跟 VG20 相同時,那時候才會互相瓜分市場吧,

Lucose wrote:
D800 HDMI 4:2:2 8 bit 跟 5D3 14-
bit ALL-I 畫質差異有多大,恐怕得等正
式交鋒才知道,理論上 D800 這招在畫
質上是佔上風的。...(恕刪)

不要被表面上的規格所迷惑了
畫質牽涉的是內部的影像處理演算法高低與處理速度多快
這部份D800要從3600萬畫素downscale到1080p,要捨棄掉的資訊是非常多的
在同一時期的影像處理器速度差距不會很大的情況下,已經註定D800的畫質一定會輸5D3
不相信的話就等著看吧!我認為兩著的差異會相當的「明顯」
要求動態畫質的選5D3是不會錯的
畫素過高不利於光線較暗場合,所以canon C300 (使用 8百30萬畫素) CMOS
但是 C300 非全幅, 感光元件: Super 35mm CMOS
這部分 5d3 強過 C300
5d3 沒同 nikon d800 的3600 萬像素, 好處是保留住錄影畫質。
只是過熱問題應該沒意願去解決。
小弟有個問題想請叫各位大大
目前我用5D2.常用錄影拍自己小孩
室內.餐廳.黃光居多.為何錄影會變成更黃
和自己所看見的現場光不一樣
不知道要如何解決?
謝謝!

看見5D3的規格真想換機
它高ISO的畫質表現.真的很棒
這網站可參考http://www.dpreview.com/galleries/reviewsamples/albums/canon-eos-5d-mark-iii-low-light-iso-samples
錄影前有沒有先做白平衡?人的眼睛是很不可靠的(笑)

www0212kino wrote:
小弟有個問題想請叫各...(恕刪)


這個要自己控制相機的色溫,步驟是:

(1) 測量環境色溫:可利用相機內建的自定色溫功能搭配 ColorChecker Passport 測量。比如說你在這步驟量到了 2700K,那這時用 2700K 錄起來白就是白,要稍微還原暖黃光一點點就要下個步驟。

(2) 情境色溫設定:這時你可以把相機的色溫設定加或減 100K~500K 來還原你想要的情境。以 (1) 的例子來看,你想還原暖黃光色調,那就 2700K + 200K = 2900K,要偏冷(藍)一點,那就把相機色溫設定在 2700K - 200K = 2500K。

加減多少 K 值就隨自己喜好摸索了,這沒有標準或公式的,要加減到超過 1000K 以上也是可以,完全就看你想營造出什麼色溫情境。。。

切記,要這樣做的話,不要隨便拿張白紙就當白平衡參考,然後用它來加減色溫,有時這樣錄回去之後會讓你更想哭。ColorChecker Passport 或是類似的產品不到台幣五千就有,5D2 都買了,也想用它拍好影片,那就繼續投資吧。。。
DAVIDC2924 wrote:
畫素過高不利於光線較...(恕刪)

C300上次看過review與5D2做比較
最大可貴的地方在相比之下幾乎沒莫爾紋,以及幾乎沒果凍感,高iso這邊我則忘了表現如何
這幾點在DSLR錄影上,不知道還能不能夠克服?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6.2 wrote:
C300上次看過re...(恕刪)


果凍效應(也就是 CMOS 惡名昭彰的 Rolling shutter)其實也是有解決辦法,可從 CMOS 感光元件內部直接由 rolling shutter 改成 global shutter,半導體技術上有數種實作方法被提出來,不過說實在話,global shutter 的架構是需要額外成本的,羊毛出在羊身上。5D3 沒特別提到,大概也是沒改善吧。

Rolling shutter 最困擾片商的地方是拍非同步移動場景,像是相機固定,主體高速移動。相機跟主角都不動,背景高速移動其實還好。不過我相信職業組的都會懂得選適當的器材用在適當的場景。業餘組/小成本組的只有單機要兼顧拍照跟錄影,那就只好靠自己運鏡來彌補這項缺失,如果場景怎樣規劃也避不掉,那就靠『內容』來分散注意力吧。。。

現在手機很多都可錄 HD 了,如果能在手機運鏡時消除果凍效應,那你也可以讓 5D3 不出現果凍效應,原理都是一樣的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