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皇頂尖對決----ISO篇 1DX / D4 / 5D 3 / D800E

感謝測試!! 另外從截圖比較中, 可以觀察的點:

1. ISO 100 起, 底下白色的盒子上方 - 與兩個紅黃色的盒子之間的條碼, Canon兩部相機幾乎快被抹除了 (或許是角度問題?)

2. ISO 100 起, 紅色白底韓文字體 - Canon兩部相機有黑邊, D4 略有, D800E表現最佳.

3. ISO 100 起, 從棕色紅色的塑膠柱的曝光來說D800E/D4較亮, 1Dx/5D3較暗, 對比度C比N高.

4. 高ISO下 Canon著重在色彩/ 線條邊緣的雜訊抹除, 所以邊緣開始霧化, 另外去除的是彩色雜訊, Nikon著重在還原度, 雜訊較高 (尤其是在第3點, 塑膠柱的亮度導致於雜訊更高)
^^A 請多多指教~
記得液晶電視開始流行之後,每次長輩親友從傳統CRT電視換成高畫質液晶電視之後,常常都會說:怎麼新電視看起來糊糊的,比較不清楚耶?

對啊,傳統電視垂直解像度只有四百多條,液晶電視最少720或1080條,怎麼液晶電視看起來反而不那麼好?

我只好試著解釋:你看舊電視這白字(或黑字),邊邊是不是亮亮的?這是因為不清楚,所以幫你描邊邊,讓你覺得好像很清楚,那是假的啦!

新電視本來就很清楚了,所以不會幫你描邊,那才是真實的啦。

跟廠商說聲不好意思
4台能接受的畫質皆在iso100~800
iso1600以上畫質不佳
我不是專拍高速動態照片
用到機會不高...

感謝樓主分享
讓我們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MUS wrote:
感謝測試!! 另外...(恕刪)


同意您的看法,我在5D3使用心得就是如此,室內拍小朋友高ISO會造成物體邊緣比較模糊
(EX.對焦人眼),雖然整體看起來畫面比較乾淨.1DX與5D3是同一個世代的NR演算法,所以得到
類似的現象也是不意外.
D4雜訊比較多一點點,但是抹除感比較沒這麼多.細節保留多一些.就看自己能接受哪種.


MUS wrote:
4. 高ISO下 Canon著重在色彩/ 線條邊緣的雜訊抹除, 所以邊緣開始霧化, 另外去除的是彩色雜訊, Nikon著重在還原度, 雜訊較高 (尤其是在第3點, 塑膠柱的亮度導致於雜訊更高)
^^A 請多多指教~ (恕刪)


小弟不解的是:5D3的3200/6400的照片,字體的清晰怎樣看都比400-1600的好...
是霧化的問題嗎?還是只是對焦?還是這是這片cmos的特性?

orioccidental wrote:
小弟不解的是:5D3的3200/6400的照片,字體的清晰怎樣看都比400-1600的好...
是霧化的問題嗎?還是只是對焦?還是這是這片cmos的特性?...(恕刪)

弟猜測是微震, 因為畫面是整體帶有方向性的模糊
^^A 請多多指教~
非常同意,前陣用5d3 iso8000在餐廳內拍合照,
發現亮處與暗處抹的程度明顯不同,較暗處人臉部抹的超嚴重,整個都糊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