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用手上的tamron sp af 180mm f3.5 macro鏡試過
這顆鏡頭的特性是在光圈全開下,就是可用光圈,因長焦段,行程長,對焦在物體上只有很小的區塊可以合焦,所以常常迷焦拉風箱
分次架上同事的6D,自有的5D3,7D,20D
上腳架,用M模式,iso100,光圈3.5,快門1/400秒,自動白平衡,測試於白天,陰雨,權衡式測光,單張自動對焦,使用線控器,全部先將對焦環推至無限遠,分別以中央點及邊緣對焦點測試(即2點鐘方向的對焦點),以發出合焦嗶嗶聲時停止碼錶計時,以50元硬幣測試
中央點對焦
5d3 : 2sec 53
6d : 3sec 27
7d : 3sec 18
20d : 5sec 31
邊緣對焦點對焦
5d3 : 3sec 21
6d : 5sec 55
7d : 4sec 13
20d: 拉風箱,無法合焦,必须手動切換對焦
給大家參考

我個人是認為既然不是 1D 系列的機身, 機身的對焦速度就差不多在同一個檔次, 若用超音波鏡頭的對焦速度應該都是很神速, 那差距不會到令人不快的程度.
柯軒 wrote:
不然就是大大都是開小光圈在拍,景深夠,當然都覺得有準...
至少我前機是500D,使用S30開F1.4拍,用週邊的點來對
成功率大概不到50%... 明明有嗶,且嗶3-5次確認過了~
一樣脫焦...
但一用中央點來對,就90%以上準焦沒問題~
愛用定焦鏡及拍人像的應該能體會得到我的痛...
對焦精度確實是個大問題, 尤其是在 Canon 家. 中心點的對焦精度沒什麼好比的因為那是基本要求, 邊緣對焦點的精度才是不同機身的分水嶺. 對於比較低階的對焦系統來說, 簡單求快求準的做法大概也只能多逼幾下再按快門吧! 不然就是多按幾次求保險, 老實說我真的覺得這挺悲哀的. 最悲哀的是還有會笑說這是人的問題....

柯軒 wrote:
不然就是大大都是開小...(恕刪)
我有時會常用50 1.8和T116,光圈雖然會縮到F2~5左右,
但都會使用最近對焦距離,景深其實不到3公分,甚至只有1公分,
以三位數機身周邊對焦來說,對焦速度真的很慢,
慢到身體不小心在對焦後動到或被攝物被風吹動一下,
就會拖焦,所以下次可以試試看站穩再對焦拍,
但不可否認偶爾還是會拖焦一點,只是這樣做拖焦機率比較低一些,
比較為人詬病還是常拉風箱問題,這是我比較在意,
有時大白天還給我拉風箱,準不準倒是還好,
我覺得要習慣自己相機的脾氣,畢竟不是每人都可以拿高階單眼,
善用自己器材的極限我覺得比較重要,最早以前單眼只有3點對焦,
看到以前老前輩都能拿那種單眼拍出動人的作品,
手上450D雖然周邊對焦點真的很爛,但至少不會輸給以前那種老相機吧!
ishii wrote:
Tamron 這種鏡...(恕刪)
請不要自己對號入座,我從來沒說是人的問題,
自己有問題何不先說出自己用什機子?
PO張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