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650D內閃補光試拍(閃燈的特性是「凝結」,請問原理為何?)


timy312 wrote:
所謂不吃到環境光的意思是說晚上或無光的室內嗎?...(恕刪)


應該說,在快門開啟的那段時間裡,除了閃燈之外,感光元件無法感測到任何光線。

例如,即使在明亮處,也可以縮光圈跟拉高快門速度讓相機拍出一張全黑的照片,這時候就可以確認接下來的拍攝過程,環境光將不會對我們產生干擾。

然後設定閃燈出力,提供足夠的光線給主體以得到正確的曝光。這時候,閃燈是整張相片唯一的光源,在此條件下,接續 timy312 兄前篇的內容所述為真。






timy312 wrote:
我又找到一篇文章類似~~...(恕刪)


對不起,上一篇發了才看到後一篇。

沒錯,在日常生活使用時,大部要考慮閃燈與環境光之間的比例調配。

簡言之

閃燈的部分由 光圈、閃燈出力、iso 決定
環境光的部分由 光圈、快門、ios 決定

一般拍攝時為求簡化,我們會以光圈去配合閃燈(如果要用光圈決定景深,就改變閃燈出力配合光圈),當光圈決定後,用快門速度來控制環境光。

不過上面這是手動設定的情形,所以會搞的好像很複雜

其實科技進步的今天,日常拍照大部分閃燈的工作可以交給 ETTL 完成,當然多知道一點可以更容易駕馭它。

另外一點,當閃處於高速快門同步時,閃燈是持續光的形式,也就是他會在快門開啟的這段時間持續發亮。但是由於此時快門速度都很快,所以除了一些特殊狀況外,可以不計。

ourboy wrote:
另外一點,當閃處於高速快門同步時,閃燈是持續光的形式,也就是他會在快門開啟的這段時間持續發亮。但是由於此時快門速度都很快,所以除了一些特殊狀況外,可以不計。


其他系統小弟不知道, 但以C/N家閃燈來說, 高速同步不是持續光, 是頻閃分段補光

--------分隔線---------

環境光對於殘影的影響, 其實也是閃燈與光圈,快門控制的一些技巧, 我的經驗不多, 大多是在KTV拍照的經驗, 一般KTV如果以F/2.8 1/60 ISO800+跳閃, 幾乎不會有殘影(OK, 我知道有些朋友認為閃燈打下去就沒有氣氛之類的, 不過, 拍得到與拍的糊糊的, 可以自己選), 那, 1/10會如何?
請看這張(F/4.5 1/10 ISO800+跳閃):


大部份的殘影都被欠曝的環境吃掉了

再看一張(F/11 1/200 ISO250+離機閃, 有用LR移除一些傢俱的反光)

這是在同事家裡拍的, 環境是日光燈, 比上一張更看不出環境光的影響, 因為, 雖然日光燈環境比KTV明亮, 但光圈快門設定比在KTV更加欠曝

回到前面所說的, 能不能"凝結", 靠機身曝光設定可以達到大多數的需求, 不過當中的拿捏, 還需要更多的實戰練習(比方說背景曝光的明亮與主體被環境光影響的程度)
crazydiamond wrote:
其他系統小弟不知道,...(恕刪)


大大您的意思是說把機身設定成曝光不足的狀態
然後讓感光元件單吃閃燈光,不知我這樣理解對嗎?

所以以這樣的設定前提,即便是1/10的慢速快門,人也可以凝結而不糊,是嗎?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教學好文!

timy312 wrote:
大大您的意思是說把機身設定成曝光不足的狀態
然後讓感光元件單吃閃燈光,不知我這樣理解對嗎?


這位大大, 小弟真的很怕您誤會我的意思, 這句話可以說對或不對
7樓的mindthink也分享了一張快門1/10的照片, 可是他的背景並沒有非常的欠曝, 但我的有, 這兩者有一些類似卻有不同的地方, 就是環境與距離, 這也是"光圈&ISO控制整體亮度, 快門控制背景亮度, 閃燈控制主體亮度"的一個小小關鍵

誠如我前面回覆的, 理論是理論, 很多還是必須要靠實做去達成, 最簡單的就是先買一支外閃, 然後用力的拍!
crazydiamond wrote:
高速同步不是持續光, 是頻閃分段補光...(恕刪)


crazydiamond兄說得沒錯,閃燈沒辦法發出持續光的狀況下,使用高頻率的頻閃(50kHz)來模擬持續光,參考下圖



圖片出處:
http://www.rainbowphoto.com.tw/flashwork/hispeed.htm
戶外閃燈捕光有一個要訣可以參考一下:
改變快門速度無法影響閃光亮度 但是會影響環境亮度 (畫面成像後)
光圈會影響成像景深 且亦會影像閃光亮度 (畫面成像後)

所以 當戶外閃燈捕光 主體OK 環境過暗時 可以"降低快門速度"補足環境亮度 而無須調整閃光出力
相反的 當戶外閃燈捕光 背景曝光OK 可是主體補光偏暗可以 1.加大閃燈出力值 或 2.把光圈放大一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