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世代的比拼

還是在FF鏡頭的畫質.重量 . 體積上做文章吧

就算機身在小在輕便......

一個背包裡三兩顆鏡頭就比A7 重7.8倍

我想要心動也很難
不用創新了...真的,目前的系統我已經滿意

能把鏡頭降價嗎,我比較關心價錢的問題....
我比較好奇的是

如果一直創新,而且創新速度是一年,或半年,甚至一個月『創新』一次

那請問你要到民國幾年才會買到一台『真正』所謂CP值高的東西

~~~~~~~~~~~~~~~~~~~~~~~~~~~~~~~~~~~~~~~~~~~~~~~~~~~~~~~~~~~~~~~~~~~~~~
SONY錄影機創新的速度,非常有『誠意』

今天花個40、50萬買的新機器,半年一年後又給你搞新的,兩三年後直接停掉,出接任機種

我知道我離題了XD
~~~~~~~~~~~~~~~~~~~~~~~~~~~~~~~~~~~~~~~~~~~~~~~~~~~~~~~~~~~~~~~~~~~~~~~
講真的

自由市場就是這樣啊

不過佳能真得很機歪


一直欺負忠實玩家




所以偶今年初也跳SONY了 全幅5D3沒翻轉螢幕超難用




carloszhang wrote:
P 的微單看來快要再...(恕刪)


所以Panasonic在今年才會大砍影像部分,縮減DC的出貨,
以及把半導體生產廠轉手出去,把資源集中在較高階的產品上

也因此才會在今年後半看到GX7與GM1這樣的產品,
另外從公佈不久的財報來看,這些政策也讓Panasonic逐漸補回虧損

最近相關的新聞很多,很有趣的是分析師的說法差異不小,
我們可以觀察看看時間過去後,到底誰才會生存下來

就算在這裡爭論許久,也許會有突發事件,
導致全部往沒人預料到的方向發展也不一定

瞬息萬變的市場,誰也說不準
罵歸罵 酸歸酸
在01還是canon的討論最熱絡
大樓蓋最高
雖然sony很會創新
但目前A7離當主力機還有一段距離
鏡頭群建立也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趕上
如果要下殺價格戰canon也不會輸 籌碼更多
只是願不願意而已
canon賣機身可以靠鏡頭賺回來
A7(R)很多人是沒買sony鏡頭的
killtime1 wrote:
下一世代的比拼

還是在FF鏡頭的畫質.重量 . 體積上做文章吧

就算機身在小在輕便......

一個背包裡三兩顆鏡頭就比A7 重7.8倍

我想要心動也很難

兩三顆鏡頭比機身重7.8倍?
那是人的問題不是機器的問題
我出門隨便帶個A7(447g)+自動對焦三神鏡G35(150g)/G45(190g)/G90(190g)/梁環(80g)
好不容易才超過1kg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killtime1 wrote:
下一世代的比拼還是在...(恕刪)

哈哈,建議你去看一下A99+24-70ZA,這時候你就會覺跟A7/R差好多,
當然出外旅遊通常不需要背那麼多顆,一顆SEL35ZA連機身還可以放在夾克口袋。
romario

Pelikan wrote:
Canon 的感光元件製程持續停留在 0.5um 的世代,從 5D 一直到 5D III, 1D X 都是
而競爭對手 Nikon D800 已經使用 0.18um 的製程,而 SONY 更已經使用 90nm 量產手機用的感光元件


小弟也是 Canon 家用戶,投資了 24L II, 100 L.
但是看到近期不長進的新機身,實在無法把錢花下去。

到是 Sony 的 A7R 與 Nikon 的 D800E 有一些些打到我。尤其是這兩款,都把 5D3 的畫質狠狠的比下去(5d3還塑膠反光鏡的咧,真有誠意)。

Canon ,你就繼續混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