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の眼的進化 - 景深可調機身即將問世?

a5899 wrote:
今天在跟朋友閒聊時,...(恕刪)


還是等明天發表的 htc M8 吧
如果出現了

這樣以後量產的時間不遠了.
askgoodquestion wrote:
還是等明天發表的 h...(恕刪)


後者調整景深效果這樣的功能在許多小相機其實就有出現了
如SONY Cybershot機種
就是以拍攝兩張照片
原理應該是用一張是主體焦距 , 一張是無限遠的照片
就可以比對出來主體與背景的差別
後面就可以用軟體進行修改
相信這是不用多花Cost加入其他硬體 , 就可以達成的現成作法~
Leica/Fujifilm/Pentax/Ricoh/Sony/Contax/Rollei
回應樓上某大大

其實我覺得也不用擔心CANON以後賺什麼

因為如果CANON一直受限過去的鏡頭壓力

有新的技術可以跟進而不跟進

我相信其他的廠商也會跟進的

到時CANON的市場就只能是被壓縮的命運

但拍照也不是只為了追求那淺淺的景深效果那麼敷淺

不過嚮往的人還是有許多就是了


另外...

我前陣子看過光場相機技術發明者的採訪影片

記得他提到這技術其實早已存在20年

但只是一直沒被各大相機廠商開發而已

而且光場相機除了先拍照後對焦以外

其實也還會附加3D影像技術

拍出的影像會有3D的立體感

這其中所利用的其實都是光學原理

是同時拍攝而不是像多框除噪那樣連續拍攝

所以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後制就是了



a5899 wrote:
今天在跟朋友閒聊時,...(恕刪)


單の眼
的の我都閱讀他為中文的"之"
a5899 wrote:
canon將於機身上,設置一顆可記錄拍照距離的小鏡頭,並與主鏡頭進行視差比對,取得鏡頭的景深資訊,並記錄於RAW檔中。...(恕刪)


設置一顆可記錄拍照距離的小鏡頭有點脫褲子放屁,景深是透鏡的特性,當下RAW記錄
的原始數據就是焦外模糊,後面不管如何計算都是數位模擬,這跟Photoshop的鏡頭
模糊及鏡頭模糊修正有何不同,數據参數程式都可以設定且exif也有拍攝時距離等數據
做為原始依據何需一顆額外小鏡頭,且Adobe及Microsoft搞了那麼久做出來的效果也
差強人意實在很難寄望非軟體專業的Canon能搞出什麼名堂,若能強到靠軟體任意事後變
換景深,手震問題早該迎刃而解了,實際上並沒有

無賴漢 wrote:
單の眼
的の我都閱讀...(恕刪)

日文的助詞no就是中文的的,沒有之這個意思意思.


honda580827 wrote:
我也覺得除了M8即將...(恕刪)


我認為你還不了解數位相機...

你提的很多功能數位相機早就出來了

不要等M8一出來相機版又充斥H粉來炫耀自己的手機
a5899 wrote:
今天在跟朋友閒聊時,從他那邊聽到一個小道消息,我覺得應該是數位單眼相機進化的一個里程碑,亦即真實景深調整的功能,已將問世。
canon將於機身上,設置一顆可記錄拍照距離的小鏡頭,並與主鏡頭進行視差比對,取得鏡頭的景深資訊,並記錄於RAW檔中。
將raw傳入電腦後,可由更新完成的dpp軟體,以拉軸方式調整相片的對焦距離,從無限遠至光學鏡頭的對焦範圍皆可進行調整,亦即未來所謂的移焦問題也能輕易解決,甚至未來街拍只需專心構圖,不用再煩惱對焦的問題了!。
而鏡頭虛化的效果,可由軟體進行模擬,canon並提供佳能各種鏡頭的虛化參數進行套用。亦即鏡頭可模擬光圈f0.95至f32皆能達成,並可套用各種不同鏡頭所呈現的虛化型態,亦即未來你可以拿標準變焦鏡f5.6的鏡頭,模擬成50mm f1.2的奶油虛化樣式,並且是經由真實景深距離所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平面化軟體模擬),當然~這些功能皆必須拍攝raw檔,一般jpg檔案無法套用。
希望這一天能夠盡早到來阿!




這樣的話,每個人都買100D+18-200就好了

還買其他鏡頭幹什麼?
彭昱凱(阿凱):09-1688-1688
慢慢等,哈 幾年內很難有什成果
有些東西 就是發展到一個最適的型態
理論上雖然能更好 但是對於量產跟普及跟便利 就是有很大的gap

這不是肯的雞 ><" wrote:
回應樓上某大大其實我...(恕刪)


不!這技術只要成熟了,全世界鏡頭都不用賣了.........

你想線上大廠C N S會挺這技術嗎?

想也知道一定全力封殺!

難怪20年前就有光場相機的概念,至今卻仍發展緩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