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ipe89sp wrote:
廣角優勢?請問APS搭專用的超廣鏡頭如10-22、11-16,拍不出開闊畫面?
我個人是覺得apsc透視感沒有全幅來的強烈,這也是為什麼一堆人從APSC跳到FF之後,會說只有用過的人才能感受得出來的原因之一。
這是我用全幅拍的,大大可以用APSC的18mm端拍拍看,比較看看(點小圖可看大圖
鏡頭:contax 28-85/F3.3-4+5D
taiwan168888 wrote:
這句話可以說是全幅迷思的集合...
控制其他變因的狀況下,FF 和APSC 只差在畫面的裁切,因此:
1. 散景沒影響
2. ISO 可用也是一樣的
3. 如果A 鏡頭在某FF 機種表現的畫質好,那如使用在APSC 機種,那畫質會一樣好
搖擺天秤 wrote:
1. FF 和APSC 只差在畫面的裁切,所以 "理論上" 散景沒影響
但你忽略了裁切後,主體會變大
所以實際應用上使用者如果要拍心目中的構圖時,拿 FF 和 APSC 站的位置就會不同
拿 APSC 時勢必要往後退,而比拿 FF 時離主體更遠一點才能取得相同的構圖
所以也就造成 FF 的散景會比 APSC 來的糊一點
(相同焦段光圈,拍攝時離主體愈近,背景的景深愈淺)
而且如果不考慮主體大小而站相同位置的話
APSC 也會因為裁切,而把周邊散景的部份裁切掉了
造成最後的照片在整體上散景的部份比 FF 的照片少了很多 (雖然散景模糊的程度一樣)
所以無論是哪一種狀況,還是 FF 比較佔優勢
2. 理論上感光元件單位面積的元件密度相同,ISO 的畫質也會一樣 (不分 FF 及 APSC 機種)
但實際上 FF 的感光元件就是比 APSC 來的大
各廠商的商業考量,兩者感光元件密度卻不是成等比
因為 APSC 的畫素也不可能低於一定程度,所以密度一定是比 FF 來的高
所以實際上就是 APSC 的高 ISO 畫質就是會輸 FF 的畫質
3. 這點就比較同意,鏡頭對畫質的影響程度比相機本身來的高
但基於第 1, 2 點的關係,就算排除了鏡頭的因素 (例如使用相同鏡頭)
FF 還是比 APSC 佔了點優勢)
taiwan168888 wrote:
1. 你說的跟我說的是一樣的,感光元件大(控制其他變因情況下),自然收錄的的影像會比較廣。
2. 實際上你可以把apsc 機種儲存畫素調的跟 FF 的畫素密度一樣,控制其他變因情況下,各段 iso 畫質表現就沒差別了。
taiwan168888 wrote:
對阿,實際上廠商會以...(恕刪)
Herman老師 wrote: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太難...(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