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億元 wrote:
小感光二極體造成的雜訊會較低
一個畫素的電路, 並不是只有 光電接合面本身 就可以了, 它還有其它的元件.

diffusionless wrote:
小片幅就只是拍完FF...(恕刪)
diffusionless wrote:
再來別被所謂<全片幅的訊號品質比較好>,而被誤導大片幅訊號比較好。
實際上,感光訊號是由S/N來決定。
S是由單位感光二極體所獲取的訊號,像是單位畫素的面積較大可以獲得較好訊號。
N是背景雜訊,對於感光元件來說,越大顆的發熱產生熱雜訊是越高。
並不是單位畫素大,熱雜訊會高,因為感光電流太小,是需要放大器來放大電流訊號,並不會因為單位畫素大電流產生熱。
而只是供應元件運作的電流產生的熱,這個和元件整個大小有關,當然畫素高,會增加這裡放大訊號所需要的電流,但是不如整個元件大小。
再來比較燥點時候,也和前面問題一樣,小片幅一開始就是獲得較小一張圖,但是比較要做同樣大小區塊比較。
本身所謂燥點,其實也就是背景值,因為取樣關係而呈現雜訊點,所以小片幅在這裡就是等於要放大背景值。
(恕刪)
diffusionless wrote:
所以D800E噪點比5D3不是合情合理,兩者成像大小一樣,那當然5D3單位畫素比較大,訊號會比較好。
希億元 wrote:
因為你前面有提到 ,...(恕刪)




diffusionless wrote:
例如說,以6D 20MP畫素,本身畫素密度是相當7.8MP的APS-C感光元件,所以假設在同樣距離下拍,兩者成像才會是同樣大小狀況。
但是這時候是和前面狀況一樣,7.8MP畫面變成只是6D裁切畫面,那如果要獲的同樣畫面時候,就得退後或著用短焦距來拍。
此時再比較同樣物體,APS-C就要放大1.6X,也就是原本背景值狀況要被放大1.6XC來檢視。...(恕刪)
宅男乙 wrote:
一個畫素的電路, 並...(恕刪)
一生何求 wrote:
若單考慮片幅大小,即...(恕刪)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個問題很簡單,您只...(恕刪)
宅男乙 wrote:
一個畫素的電路, 並...(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