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為了D200續航不夠力,CANON的AWB比較優秀+高ISO細節良好)
因為新系統不熟悉 所以鏡頭都從朋友支援過來的 外加租的一支
SIGMA 10-20 拍大景是糊的.這個移焦可能不是公分,應該以米來計算.
CANON 18-55 拍活動沒一張銳利,做測試才看到後移10公分.
CANON 17-55 IS 拿來商業用,前移4~6公分,嚇到我沒尿褲子.
CANON 50/1.8 這顆朋友的,基本上拍人是對在月球上,拍月球對在火星上.
最後
30D反光鏡一掀起來
反光鏡的stopper(就是反光鏡落下時 兩邊的小塑膠桿)根本就已經削打出一個斜角來了....囧
馬上會被冠上"道聽塗說"..."謠言"...等等
連市佔率都出來了!?
我是不懂移焦跟市佔率大小有啥關係
這樣說的意思是NIKON的市佔率小到移焦不足以成為一個話題?!
未免太偏頗了一點.....
我個人的經驗是
前段時間想換換口味買了一組30D + 17-40L
室內拍室外拍
廣角端尚可接受
望遠端簡直一整個

怎麼拍都找不到正確的對焦點
後來不信邪
跟人借鏡頭來試也是一樣
領教過那種令人頭大又無能為力的感覺就馬上又PO上網給賣了
連把玩過朋友的400D也是一樣
只不過他的要求比我還低
我也就不好意思告訴他省得製造麻煩
我想大部分的用家都不是"極專業"的
對於對焦的要求極端到某種程度
我只希望買台相機+鏡頭可以安安心心簡簡單單帶出門去
不敢說拍得多好至少我想對的地方都可以對到
如果連達到最基本的要求都得靠自己想辦法"做功課"
"買的時候一定要測" 買個東西還要帶一堆測試工具
不然只能多燒點香拜託保佑
那麼我想機身再高檔有再多功能對我來說都是沒有用的
"50點對焦好了+每秒20張連拍"
結果張張找不到對焦點.....SO WHAT??
也許吧
我的運氣比較差
第一次碰C就遇上這種經驗
但是我N系統從D70 D80(兩台) D200(兩台) 到把玩過幾天的S3
不管是配17-55 28-70還是最便宜的50/1.8
沒有一台有這樣的問題.....
這就讓我陷入沉思了
到底問題是出在?!?!
機身等級??鏡頭等級??燒的香不夠??"市佔率"!??!

當然啦
日後有機會我還是會想嘗試CANON的
畢竟C還是有很多強項是目前別家所欠缺的
只是關於移焦
我想既是事實就沒啥好掩飾的
或是為"移焦"這件事找一些說法下台階
原廠在這方面也的確做的不夠好
入門機到中階機若都有相同問題的話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對了
補充一下
結果現在我跳到了P
目前用的是K10D + 16-45
結果也是.....移阿

逛逛各網站好像也是常見問題
唉.............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