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與 Sony 比起來,還是 Canon 順手

rebels wrote:
我是覺得這玩意兒用在消費機種上是過度設計啦,就跟藍光本身一樣。各家相機廠的專業級機器目錄結構都不同,那也是無可厚非,但我只想在消費機簡單抓個影片啊


現在只有拍AVCHD,也就是副檔名MTS的才會寫入AVCHD目錄內
現在都用MP4的格式拍,檔案是放在DCIM內,不過我是松下的相機
SONY還有個地方很爛,就是要拍4K強迫你用U3卡,松下的BUFFER比較大,放U1卡照樣能錄4K 30P 100M流量的影片,反正我一個片段很少錄超過2-3分鐘,是有碰到一分鐘就給我跳掉的,但是那是我用古早CALSS 10 16G的記憶卡,連個U都沒,跳掉也是正常的

看樣子SONY不是沒做MONKEY TEST就是主管級不食人間煙火或是自己都沒在用,不然怎那個萬年爛UI還用到現在,家用攝影機的UI也是一個樣

我覺得OLYMPUS的也沒好到哪去
rebels wrote:
索尼超愛閉門造車的,那個 memory stick 居然還在繼續發展


還沒記取BETA與MD的教訓,不過BETA後來變成BETACAM繼續在廣播界活了很久
甚麼叫做好的相機UI,就是讓你在沒說明書的狀況下3分鐘以內能上手馬上工作
Wahaha214 wrote:
甚麼叫做好的相機UI(恕刪)

我的相機使用史N底片->C/N底片->C數位->Pana->S->N
其間C家幾乎沒斷過所以不評論
Pana家在使用上也沒大障礙
S家略難懂因為彈性大設定自由度高
但設定完成後操控性最好
我也幾乎沒翻過說明書就完成設定
前兩年開始回頭玩N家則是不翻說明書幾乎沒辦法做進階設定
但我想老N家碰到C家UI一定也是會一陣傻眼
因為邏輯差異真的巨大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Wahaha214 wrote:
SONY還有個地方很爛,就是要拍4K強迫你用U3卡,松下的BUFFER比較大,放U1卡照樣能錄4K 30P 100M流量的影片,反正我一個片段很少錄超過2-3分鐘,是有碰到一分鐘就給我跳掉的


换位思考:松下有个地方很烂,放u1卡录4k 30P不会提示速度不够,录的时间一久就跳掉,耽误工作
jjx874 wrote:
换位思考:松下有个地方很烂,放u1卡录4k 30P不会提示速度不够,录的时间一久就跳掉,耽误工作


說明書有寫要使用U3的卡,所以無法用這點去怪松下
用了A7R3兩年
最近又入手RP來接85L DS
 
覺得RP操控性、測光與直出發色真的勝A7R3
而且RP眼控偵測更快更敏感!
getalai wrote:
我的相機是A6400, 錄影格式是AVCHD

原本一直在用記憶卡1, 某天錯誤地用了記憶卡2去拍
回來後, 用讀卡器將記憶卡2的相片檔複製回記憶卡1
再在相機內選IMAGE DB RECOVER就可以了

但短片都是由00000.MTS開始, 跟原本記憶卡1內的檔名重複了
自行重新命名至後續的數字(即記憶卡1最後為00050.MTS, 將記憶卡2的檔案改為00051.MTS...)也不能在相機內回放, 用日期搜尋也是沒有顯示, 執行IMAGE DB RECOVER也沒效果

懇請高手指教

簡單說
SONY記憶卡不單純是記憶卡
也就是相機機身內建系統(應該是很陽春的)
找記憶卡裡面的相片或者是影片
並不是真正找裡面的相片或者是影片
而是直接找索引檔
所有產生的相片或者影片
都會記載在索引檔
當你的檔案變動不經過相機處理
基本上索引檔沒有變更的紀錄
所以更本不能存取這些變更

以下是RX10M4的記憶卡(A73的檔案結構不同)
應該是雷同吧!

有個隱藏目錄


裡面有四個檔案,測試一下錄了一小段影片,有三個檔案更新,應該是錄影檔的索引檔。
Wahaha214 wrote:
SONY還有個地方很爛,就是要拍4K強迫你用U3卡,松下的BUFFER比較大,放U1卡照樣能錄4K 30P 100M流量的影片,反正我一個片段很少錄超過2-3分鐘,是有碰到一分鐘就給我跳掉的,但是那是我用古早CALSS 10 16G的記憶卡,連個U都沒,跳掉也是正常的

這裡有問題的是FAT32 單檔案最大能錄4G
Wahaha214 wrote:
說明書有寫要使用U3...(恕刪)


同樣要用U3卡,
sony就爛,松下就不能怪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