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5 wrote:我想知道錄影如果是拍攝音樂會演唱會到底哪個格式能長時間使用不過熱 這種場合都是2~3小時以上的錄影時間,目前已經在賣的機種也只有P家的S1H可能撐的住,R5就請跳過啦.個人的想法是Canon推R5本來就定位在消費機種,給你錄個3~5分鐘的短片爽一下,真讓你8K錄影可以2~3小時以上不要說Canon啦,Sony、Panasonic一堆以10萬為單位計價的專業攝影機要賣誰?
彩蜂的影片我看了,講得很有趣很生動不過其實,我更想知道身為相機的R5、R6之間的評比如何?跟其他台相機差距又如何?因為我想買台相機拍照,影片需求量不大當網上大家都只關注這台相機影片功能時,真的好希望能有多點的拍照類的評測。
德瑞克99 wrote:手機要一直讓他過熱很(恕刪) 刻意用汽車油門踩到底來比喻,可見得你就是故意找碴而已,汽車從沒強調自己車子可以油門踩到底開多久,只有提供穩定極速而已。這種刻意使用不當舉例的來隨意辯駁,企圖妖魔化其他意見者,01也常見啦。
潛出水面 wrote:還是很多人會認為錄影規格是加在成本中的,而恐怕事實上也是 這是事實,只要有多一個功能就是會多一個成本,至少研發成本不會少以前上課就有提到錄影機時代的事情,台灣用戶很少用到錄影大多是放影,但是錄放影機成本比較高,後來就生出一個放影機然後降低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