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14-35 F4 台灣不知何時上市?

ken902 wrote:
依然是24mm,沒有裁減


感謝解惑!
同理,那還真不知道上面大大說RF 14-35mm F4L有裁減、或是鏡頭是標物理量哪個是對的~~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01沒有這兩支的無修照片
但LensTip有數據和圖片
N14-30的14mm變形率是-7%
https://www.lenstip.com/599.1-Lens_review-Nikon_Nikkor_Z_14-30_mm_f_4_S.html

FE24/2.8G的變形率是-5.89%
https://www.lenstip.com/603.6-Lens_review-Sony_FE_24_mm_f_2.8_G_Distortion.html

等RF14-35來打破紀錄


還是好奇,Nikon Z 14-30mm F4 S、SONY FE 24mm F2.8 G標示是物理量還是修正後的等效焦長?
如果依ken902大的說法,看來是後者?
那lml640707大又如何得知RF 14-35mm F4L有裁減、等效16mm?而不是校正前更廣、校正後14mm??
又為何FE24mm校正後不是約略25mm或26mm,仍是24mm?

就我所知,上面三支鏡頭機身的變形校正都是強制開啟的喔!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ITC wrote:
感謝解惑!同理,那還(恕刪)


請看32樓
圖一,就是真實物理量拍出來的畫面
圖二,就是裁減的畫面
人家大大說的,兩者皆對
只是sony人家是真校正,canon則是跟你玩裁切
一個是依然對標鏡頭焦距,一個是變相變成等效焦距
3~5%的修正誤差應該大家會接受,那種10~20%的裁切應該是沒人會認同
我們現在看的是"全幅"相機,不應該會有等校這回事
lml640707 wrote:
樓上給吉姆林的圖了
這裡有解釋16mm怎麼來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6453572&p=12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6453572&p=12


還是好奇,這兩張圖如何看出校正前14mm、校正後等效16mm?而不是校正前更廣、校正後14mm?
那為什麼SONY FE 24mm F2.8 G校正後等校24mm,那原始設計???

越看越迷糊了
ITC wrote:
還是好奇,Nikon(恕刪)


因為sony的長寬並沒有被裁減,鏡頭視角依然是原來的
canon的從16格變成14格,是裁切,原本對應的視角已經變窄
ken902 wrote:
請看32樓
圖一,就是真實物理量拍出來的畫面
圖二,就是裁減的畫面
人家大大說的,兩者皆對
只是sony人家是真校正,canon則是跟你玩裁切
一個是依然對標鏡頭焦距,一個是變相變成等效焦距
3~5%的修正誤差應該大家會接受,那種10~20%的裁切應該是沒人會認同
我們現在看的是"全幅"相機,不應該會有等校這回事


還是不懂,為什麼都是校正,SONY為真、Canon就是玩裁切?
因為我還是無法理解,吉姆林大的兩張照片,到底校正前視角是14mm、還是校正後14mm?

恕我駑鈍,看不出來⋯⋯
ITC wrote:
還是好奇,這兩張圖如何看出校正前14mm、校正後等效16mm?而不是校正前更廣、校正後14mm?

鏡頭的標示是物理量
所以未修正前是14mm
裁切後變"等效16mm"

RF14-35的14mm成像圈不夠(=殘幅鏡)
所以只能用裁切來修正變形
不然大部分廣角鏡是用外擴來修正的

你可以把這顆鏡頭想成是0.875裁切的APSHH鏡
(佳能的APSH是0.77裁切,APSC是0.625裁切)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ken902 wrote:
因為sony的長寬並沒有被裁減,鏡頭視角依然是原來的
canon的從16格變成14格,是裁切,原本對應的視角已經變窄


還是怪,無論枕狀還是筒狀變形,鏡頭鏡片是圓的,影響都是以畫面中心為圓心的360度的變形,要校正,左右上下也一定會跟著動,只是多少而已。
另外,視角要看對角線還是上下左右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