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看看這位澳洲攝影師的比較影片再做決定。不然先去租幾天試拍看看。Prime Lens Comparison! 24mm vs 35mm vs 50mm vs 85mm vs 135mmWhat lens should you buy? 35mm vs 50mm vs 85mm
學習人像一出手就 RF L 神鏡會不會太重手?如果預算只能入一支RF L定焦, 建議將預算拆散為買3支1.8 定焦, 再加最少二支神牛離線閃燈.學習人造光控配合自然採光, 比學習用什麼焦距更為困難及重要. 見不少朋友根基紮不好無視採光法則的, 拍下去到後來拿上頂級器材都是走偏了. 以為升級器材是捷徑, 永遠學不懂採光, 天氣光源不好時就什麼都做不到可先買 RF35 1.8 STM, RF50 1.8 STM, RF 85 2 STM 三支先拍拍看, 135mm 不建議轉接 EF 舊鏡, 日後才考慮RF 135 1.8L先學習能拍出一輯自己認為合格的晚間人像照, 並要發佈在 01 /公眾媒體接受別人評語, 作為通過光控的第一關, 才重鎚出撃自己喜愛焦距的 RF L 定焦.EF 50 1.2RF 50 1.2FE50 1.2AFS 50 1.8GEF85 1.2RF85 1.2AFS 85 1.4Sigma 85 1.4 Art DN
我覺得聽別人的建議不如就買自己最喜歡的那支鏡頭吧!這樣比較不容易後悔,省得買了別的鏡頭以後還是想著心裡的那支,對手上這支百般挑剔。我想這幾支L等級的鏡頭無論成像或畫質都屬頂級的鏡頭,差異只在焦段,一般還是RF50mm f/1.2L USM或RF85mm f/1.2L USM比較適合,給你參考。
基本上拍人像 並沒有所謂必然最好的焦段,只有適合使用的鏡頭。每段都有不同的效用,而且場地環境、拍攝題材等都有所影響。如果說到初學,個人認為50mm 相對比較易上手,亦較能進可攻退可守。如果論泛用性人像神鏡,我覺得 C 家的會是 RF28-70/F2
是我的話,我一定是135>85>>>50135mm大都被號稱空氣切割機,人像糖水照或是背景雜亂的地方都可以靠這顆,只是如果要拍到全身照,就得要退得更後面。85mm是次要選擇,進可攻、退可守,拍麻豆全身不用退的比135還遠。50mm最不會買的一顆,雖然這個焦段被稱為標準鏡,但我拍人像更偏愛空間的壓縮感,焦段越長,其壓縮感會強。
大龍1235 wrote:選135mm定焦還不如選小白系列來的機動與方便 對多數人來說,真的是這樣135定就類似SONY跟SIGMA的14定(被稱做星空神鏡),撇除一些專門的題材,這類鏡頭的泛用性很低實在很難想像第一顆就建議人買135定是要拍什麼~~
wu85748 wrote:請問有沒有簡易打光技巧又不需太多配備的方法 博大精深.. 簡易打光技巧可以先去除破綻為主. 是面相出現太多不必要陰影. 一般自然光甚至室內都是頂光為主又太強烈時, 不必要的黑影出現在眼肚, 鼻樑兩側或以下, 下巴. 稱為"硬光".有人會用機頂閃直打破除這些陰影, 是可以這樣做.. 但插在機頂的內/外閃也好, 角度是以與地面平行方向照射, 會造成很平面效果, 稱為 "非自然 / 破壞性光源". 拍人像的朋友很快會發現這問題, 寧願不閃不補光再好一點的打光, 是以反光板 / 離線閃燈放在MD 正面下方, 由下向上補底光, 消除頂光所造成的陰影. 但關鍵在反光板 / 離線閃強度不可超過頂光, 光比 4:6 已很盡. 失敗了過多底光會變成像拍鬼片的 "鬼光 / 地獄光". 成功了在棚影中稱為 "蘋果光"總之, 能用反光板 / 離線閃燈控制MD 面相為"無影"就是合格, 稱為"柔光". 補底光閃燈光不用很高級很大力. 神牛TT350 已足夠. 簡單以自然光配合反光板 / 離線小閃燈, 就能做到大型無影罩效果.一般彩妝平面廣告MD 面相都是無影, 先能做到無破綻, 再求其他變化. 因為有時面相無影太完美太乾淨, 又好像不真實日間拍攝很多時間自然光源就能達到"無影" 要求, 所以很多人會看輕人像拍攝採光需要, 以為只是光圈夠大淺景深就行...只要拍一次夜間人像, 所有光控功力都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