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打文之二]鏡頭的價差怎麼這麼多?

dodoba21 wrote:
「EF-S鏡皇,是APSC之皇,也是阻礙你邁向全幅的最大包袱」


非常同意這句話

我都在想~ 有沒有可能去改 17-55的鏡尾成 EF接環

即使在全幅上可能只有 28-55mm可用

也開心阿 ^^
gtrg2000 wrote:
我是最近剛入手450...(恕刪)


請看這個
L鏡 製造過程大公開!
http://web.canon.jp/Camera-muse/tech/l_plant/index.html

之前的討論
(1)恆定光圈
(2)口徑
(3)葉片數
(4)鏡片等級
(5)IS or USM

以上皆會關係到價格
同樣是包包
為甚麼LV,Coach與LOBEDA的價差怎麼這麼多?

請善用右上角站內搜尋
建軒 wrote:
我推薦DSLR聖經.旗出品的.....(恕刪)

今日最佳笑點
既然是討打文,那我也來討個打吧!

版大!

有些東西用說的,是怎樣也說不清的!

建議直接買回來用用看,再告訴我們差異在什麼地方。

快繞跑!
gtrg2000 wrote:
我是最近剛入手450...(恕刪)


我想樓主要問的可能是,為什麼會貴這麼多吧~
身為國內某無趣產業的產品經理,我試著把產品定價用一個簡化的公式來解釋看看:
產品售價 = ((研發費用 + 產品價值 + 品牌價值)/預估銷售量 + 生產物料成本) * 原廠利潤(%) * 通路利潤(%)

研發費用: 請工程師、買研發設備、租辦公室、很多很多...etc.
產品價值: 這個產品帶給使用者的價值 (例如可以拍出讓女朋友更愛你的相片)
品牌價值: 這~ 很容易理解吧
預估銷售量: 做一個鏡頭,預計可以賣10萬顆,跟預計只能賣100顆,價格當然會差很多囉
生產物料成本: 外包給中國大陸生產的成本 :P
原廠利潤/通路利潤: 大家都要賺錢囉~~~

這是個簡化的公式,光這些factor,其實就有很多種寫法。當然也有其他的因素會考慮進去,但寫出來就太複雜了~
通常產品市場訂價在"原廠",是一次又一次的會議,才能拍板決定的事情 @@

是我太認真了嗎?
gtrg2000 wrote:
感謝大大們的回答.....(恕刪)


經你這麼一問
你真的要去買書
努力看書、看書、看書了


好啦!
如果有一隻鏡頭
它最大光圈2.8的畫質跟別隻最大光圈5.6的畫質一樣
先不論價錢
你會選那一隻?

如果你選2.8這隻
那最大光圈5.6的怎不去作成2.8?
如果沒「下成本」
那作2.8的大光圈
成相一定被你罵死

至於為何如此
那就是去K書了


建軒 wrote:
建議版大可以去買本書...(恕刪)


不好意思 更正一下~是旗標出版 不是旗桿

這本我也推薦 還有附光碟 很讚
感謝板主大大PO了這篇"討打文"

因為你也造福了像小弟一樣有看沒有懂的"討打文"準發文人

所以~~~送你一個~
大家好!!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鏡頭是論"斤"賣的
愈重愈大的愈貴


確實是如此沒錯
重量越重的越貴
恆定光圈的也會比較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