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婚攝氾濫 好像只要拿了單眼就變婚攝..!


誰一開始就會走路?
我相信現在也有不少職業攝影師
都是一開始拿著10位相機甚至百位相機幫人拍
之後才慢慢購入高檔相機~!
這只是必經過程!!敬業是看態度跟相片內容!
這過程我也不太信沒有一丁點抱持拿客戶練功的心態..
只是起初收費或許較低~自身壓力沒那麼大

然而有些變成職業了出名了~就開始砲轟些部分正在起步的?
這樣對嗎?阻止別人搶飯碗也不是這樣吧-.-"..


同意
我家有在接小型的音控
設備不敢說最好
但絕對要比同業好
要讓客人一聽就滿意
投資了近百萬
一場下來只賺一萬初

婚攝啊...市場真的被亂了
拿個幾萬塊的機子
拍出來沒什麼特別(換個人來拍也是一樣的照片)
就可以賺到數千甚至破萬的報酬
經驗與技術站超過50%
沒上述條件,再好的設備都多餘

就看過拿全幅+58閃,結果朝我打跳燈,不知道我身體是不是有沒有那麼好用= =+

個人工作室應該普遍應該也負擔不起 1D D4系列價位吧


攝影家手扎 wrote:
最近隨便逛逛無名都是...(恕刪)


真正敬業的攝影師:

1.事前能和客戶好好溝同協調!

2.拍攝作業當天不遲到準時開工,用心拍攝工作,掌握流程節奏,捕捉畫面!

3.事後用心處理影像作業!

最重要的是:準時交件不拖稿!!!

至於用甚麼機身.......能拍出好影像就是好機身! 別射後不理就難人可貴了....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kinomoto41/c
其實拿高檔機身還有一個好處

拍爛時可以跟新人說:

你看,這環境實在太惡劣了,燈光亂!動線雜!程序變來變去!車隊還被紅燈隔成2截!

要不是攝影師拿的是全幅機,搞不好拍得更糟呢!

什麼??迎娶/戴戒指/踩瓦片都沒拍到?這不能怪攝影師,人家都拿全幅機了,沒拍到一定是其他人搗蛋!

而且迎娶/戴戒指/踩瓦都是老梗!專業婚攝是不拍的!

攝影師都拿全幅機來拍了,出來的東西新人不滿意那肯定不是攝影技術問題

專業不夠?人家都拿全幅機了!專業度無庸置疑!

-----------------------------------------------------------------------------

請教樓上一推認為拿全幅機=較專業的網友

如果您是新人,婚攝的照片遲交2個月,重要畫面漏拍,拍到的畫面也都模糊不清

您會否會因為這位婚攝的器材非常高檔(全片幅+大三元鏡頭)而願意原諒他呢??
"最近感覺婚攝氾濫 好像只要拿了單眼就變婚攝.."
個人認為樓主標題內的"婚攝"定義得不夠清楚,
有必要釐清一下。

首先;玩數位攝影的人變多,婚禮喜宴會場練拍的親友也變多了,
這是事實。但要澄清一件事,這樣的人不能算婚攝,只能算插花的。

即便是婚禮主拍,有時也不一定是專業婚攝,有可能只是愛好攝影,
且技術不太差,和新郎、新娘有親朋好友關係,被請來幫忙記錄的
而已。即使器材用得很讚,這樣的人可以算婚攝嗎?個人不這麼認為。

當然真正的專業婚攝,有可能從上述兩種管道養成,這點我不否認。

個人定義的婚攝(不管是主業或副業)應該要如下的條件成立才算,
缺一項未逹到就不能說是婚攝,只能說是攝影玩家幫拍而已。
1.與新郎、新娘不認識,但可以是朋友介紹的朋友...之類。
2.一整天拍下來收費要超過12000以上,不是那種拿拿紅包了事的。
3.拍照之外,不用再包紅包給新人,亦不會吃喜宴(飯店另外準備的伙食不算)。
4.至少拍過3場以上,符合上述1~3點條件的婚禮場次。


滿足上列條件的人,個人認為才是婚攝,拿這些人的作品、器材討論才有意思。
不要看到"婚禮主拍"就說是婚攝,這樣婚禮攝影這行也太容易做了吧!!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婚攝非常重視器材的.........

自以為技術很厲害的可以去接看看三位數的機器拍起來跟個位數的有沒有差異

就算不論畫質...光是必要的連拍, 閃燈回沖速度, 動態範圍, 高ISO狀況都是有差距

不然就是認定技術好可以彌補機器的人自己結婚當天指定機器是3位數的人來拍

今天花錢請人拍婚攝指定專業等級機器只是很基本的要求....

如果連自己的婚禮紀錄都當作隨便台機器隨便科閃燈都可以當作主攝

那看來對於照片的分辨能力也是無所謂


網路上看到的都是拍好挑出來的照片

拍失敗或是錯失機會飲恨的, 會拿出來嗎?

拍成功了可是會交到客戶手上的~

客戶相對拿到的照片也更多

靠技術彌補機器? 光個連拍跟動態範圍就無法彌補了.......技術補得出來?

而且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

花錢請人拍婚攝是買 技術跟機器

你只花錢買到機器沒買到技術是你遇人不淑, 挑錯人, 關機器啥鳥事?

leynos185 wrote:
你這張明顯已經臉部糊...(恕刪)


想必閣下應該有更好的水準 可否認小弟借來分享一下???

一下說我設備不夠好 一下就說我失焦 我不認為這是失焦耶???

反觀我看你上次的波多野結依 倒是失焦的很嚴重耶?

這個讚喔!!



eye1984 wrote:
看樣子樓主擋了不少人...(恕刪)


我還以為是太多人擋了樓主的財路,
害他投資了高階的相機卻沒收入。
所以才會無視技術考量"直"婊器材!

老騎爬 wrote:
廢言~我當然知道是兩回事~誰一碰相機就會修圖?!不用學逆?!

攝影轉動態錄影的我認識的也很多阿~網路上很多拍微電影不也都是攝影者?!

攝影轉換跑到錄影應該會比較得心不是?


其實我覺得樓主下半部說的也是很有道理~

如果你覺得器材這樣就夠用了~那你腦袋這樣也夠了~

有更好的腦袋為何不投資更好的器材~


器材當然不是這樣就夠用了~而是你在這何種合需要用到何種器材啊
舉個影片活動攝影案例來說吧~

其實現在很多大型活動攝影都有用到大型的吊臂與軌道~
而且現場CUE轉播總共有七到八台攝影機
你說這個排場大不大?很大吧?
可是如果我告訴你現在台灣絕大多數這些轉播攝影機都還是480P畫質的BETACAM
可能現在隨便一個人手中的照相機影片攝影解析度都比這些攝影機還高~~
你相不相信?

這些攝影團隊絕對專業,但是你也可以問她們為什麼不投資更好的器材啊
有更好的腦袋~有時候並不代表有更厚的荷包可以投資器材
更何況如果你的客戶的要求目標不同的話更是不可以以價格來相提並論

由於這幾年工作的環境比較多都是影片攝影~所以我還是得拿影片攝影的案例來提
這年頭影片攝影,很多工作團隊都是用5D2在拍廣告或是所謂的微電影
然而,坦白說如果你只是要比機身貴不貴的話,5D2可是相當便宜的
平常業務用的BETACAM攝影機動輒就已經要數十萬,數位化可以拍HD的攝影機
每一臺價格也都超過5D2,可是為什麼5D2受歡迎呢?還不是因為他有辦法置換鏡頭
所以可以拍出景深更淺的影像,要不然,他其他的部分可說是完全不方便到了極點
一定要外掛轉接的架子才有辦法好好的拍攝。

所以很多時候,價格的高低並不直接代表需求,我個人真的是覺得以婚攝這類型活動攝影
的情況來看,D90一類的器材已經夠用了。

另外~不是我在說,影片這行有太多東西一踏進去就會發現領域彼此之間差得太遠了
想當年我也是在學校只拍劇情片然後就踏進職場~結果一開始工作他們劈頭就要我
剪一段VCR出來,可是完全沒有拍攝帶,影片內容則都是提到一些,維生素C 血紅素
等無法具象化的東西,完全要無中生有做出來,請問這等工作的內容可是
一般拍平面想要轉影片攝影的朋友們曾經設想會遇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