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蓋大樓囉!!!

長焦的鏡頭振動影響很大,往往是因為腳架穩定度不夠或手持不夠穩影響到畫質而不自知,以為是畫質鬆散,這是我個人的經驗,這支鏡頭今晚試了一整晚,加上1.4x增距鏡出來的畫質我都還可以接受,當然如果拿來跟定焦的比,那就太強人所難了,但跟其他變焦L鏡比,我是覺得一點都不會輸,一分錢一分貨!
Kenny7666 wrote:
小小的贊助幾張說實在...(恕刪)


哈哈哈..拍的和我第一次用這顆鏡一樣
kao_photo wrote:
哈哈哈..拍的和我第...(恕刪)


喔!真的嗎?
那是不是請分享一下拍攝經驗
要不然我一直懷疑這鏡頭有問題
都有點想出掉它了
7D+1022+1755+50/1.8+Pentax 50/1.4+百微+小白IS+456+Contax 135 F2.8+580 EX II
唉呀...這棟是"Canon 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蓋大樓",又在討論那支鏡頭利不利...真是無言....

100-400mm 和456根本是不同類型的鏡頭就像 70-200 和200定焦比嘛

不過魯獅大大說的沒錯 456在400端 是比100-400mm的400端利 不過在100到399mm端456是的全輸的

又有人把70-200mm 和 100-400mm比, 是的大白是輸小白的 不過在201到400mm端小白是的全輸的

如果你只想要一顆打"鳥"鏡" 我一定會推456 或 500mm以上的鏡頭。大白的400端打"小小鳥"是滿吃力的, 除非你有辦法能靠近"小小鳥" 456要打"小小鳥" 也是滿吃力的但是456能加1.4 X和 2X 鏡 不過要拍的更好 那一定要500mm以上的

100-400mm 是"通吃鏡" 打人, 偷拍, 打景, 打動物, 打大鳥 幾乎一切都能打。她的方便性是其他鏡不能比的

大白沒有456利 但是你有辦法 把大白的畫質控制到456的80% 時,你只要後製一下 你就能達到456的高畫質

那些推到400mm焦段拍出來不銳利的朋友,可以嘗試以下的做法.

1.上腳架(請用夠穩夠重的腳架與雲台,何謂夠穩夠重,就是從觀景窗看出去,當手碰到機身或是鏡頭時晃動時間不超過一秒)
2.上快門線
3.開反光鏡預鎖或是Live View
4.MF對焦
5.完全不要碰到機器或是鏡頭,用快門線擊發快門,使用預鎖時第一道快門按下後請等2-3秒再按下第二道快門

拍出來的照片絕對會耳目一新,如果這樣的畫質不滿意,那456L也可以不用考慮了.
那些手持或是按機身快門一次按到底的,可以嘗試看看.
這些動作已經不是在克服手震,而是克服碰到機身或是機身反光板的微震問題.
或是把焦段拉回到100-200mm左右,微震問題就會相對的不明顯.
魯獅 wrote:
聽說428只是光圈大...(恕刪)


不是要挑您語病,428光圈明明就大兩級....
要如何在01上放1024px的圖呢? 不好意思,小弟是新手
魯獅 wrote:
之前我是在400mm端以f11f16拍照比較的,不知是否剛好我買到品質有瑕疵的,還是別人對畫質的看法和我不同,或是我太挑剔,太龜毛了?


個人是沒這隻,不過以456的測試來說,在同樣距離下對同一目標以不同的光圈各拍一張,以8的畫質最佳,11就可以輕易看出畫質變軟 (比5.6還差),16更是非常明顯的鬆軟,所以除非真的有必要拉長景深,才會把光圈縮得比8還小。
我的canon 456 最佳畫質位置是在 f6.3 所以 我的鏡頭從 f5.6 到 f8 幾乎看不大出差異

看來是製造時品質差異的不同.....
Kenny7666 wrote:
喔!真的嗎?那是不是...(恕刪)


1,要拍鳥就換456 或500以上

2,用400時, 用 F8, ISO最好不要超過ISO400,快門要保持在1/800 拍鳥時要大於1/1000

3,如果沒有夠穩夠重的腳架與雲台,手持的效果可能會比有腳架好, 我那幾張都是手持的 拍飛鳥不手持 很難跟拍到吧

4, 任何一張照片要好看要找光線好時去拍 由其是拍鳥

5,要順光拍

6,拍在正中間 回去在裁

7,拍鳥要在攝距中, 我的意思是 如那隻鳥 在你的對焦鏡看到如小於1/5就不要拍了 最好大於1/4 (白話文:走近一點)

8, 拍小東西 如昆蟲 要加近攝環

9,要後製 (調光+銳利+裁切, (加銳利是有學問的))

10,對焦要對到

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